微型加速度测试仪的ASIC实现
1引言
由于高新技术的渗透,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显著提高,结构日趋复杂,呈现出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等发展趋势,因此对于武器的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仪的体积、存活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目前对加速度等动态参量主要采用存储测试方法,测试仪通常被置于被测体体内,因此微型化是测试仪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微型化的实现可减小系统功耗,有效增强仪器抗干扰性和可靠性,降低对被测体的影响,并有利于提高在恶劣环境的生存性。
电路模块的体积是微型化的主要障碍,减小电路模块体积可通过系统的SOC或数字控制部分的ASIC等方案达到。但系统SOC在混合信号的集成方面还不是很成熟,数、模信号工艺的兼容性、干扰问题、线延迟、精确模型的建立、检测等都亚待进一步研究,兼顾费用与研制周期等因素,采用ASIC是实现加速度测试仪微型化的最好选择。
2设计方案
2.1总体设计方案
采取虚拟软面板+测试仪的结构,仪器的参数及数据的处理、显示在虚拟软面板上完成,替代了仪器内部的数据处理部分,进一步减小了仪器的体积。测试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2. 2控制电路设计
控制电路是仪器的核心部分,是整个电路正常工作的保障。根据测试要求应实现的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其包括采样策略的实现,AD、存储器的时钟提供,延迟数据设定及为降低功耗而必需的电源管理等功能.控制电路由于ASIC实现,为增强其灵活性,扩展其便用范围,满足不同的参数测试,采用可编程的设计思想。采样策略、采样频率、增益、延迟类型及时间、触发信号类型等参数用户进人虚拟面板通过编程选择,编程的数据经接口电路传递到ASIC,在测试过程中ASIC控制测试仪按所选参数工作.虚拟面板的参数数值如图3所示。
2. 2. 1采样策略
被测的加速度信号为子母弹的子弹脱离母弹后开伞及击地的加速度。在子弹飞行过程中,开伞和击地信号持续时间为毫秒级,之间是秒级过程,且加速度幅值差别也较大,因此选用3个测试环境的策略,把整个测试过程分为3个阶段,电路依靠触发信号进人下一阶段的测试。每阶段采样频率、量程等参数自动按用户设置值变化。触发信号按其来源可分为:内、外及计数触发。电路设计后通过CPLD进行了仿真和功能验证,图4是不同环境采样频率按用户设定值变化的仿真结果.
图中最后一个信号即为不同环境的采样信号,由触发信号控制改变时间,频率值由用户设定.
相关文章
- 2018-10-16光纤流量计初探
- 2022-05-13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案在变频空调风机系统中的应用
- 2022-05-18锂离子电池组无线监控系统设计
- 2023-01-19基于SP6648的手电筒LED照明电路的设计
- 2023-08-08一种透皮无创血糖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验验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