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处理对射线底片质量的影响
1 概述
根据国标GB 2232-87和行标JB 4730-94的规定,对射线照相底片质量都有明确的要求。如何满足这些要求,暗室处理是关键。而暗室处理过程中对胶片的显影、定影和干燥等却是射线探伤技术的重要工作之一,它直接影响射线探伤的准确性。在锅炉压力容器行业中,射线探伤工作量大、底片数量多,以及环境湿度、显影温度、定影温度、时间等因素不易准确控制等,所以,稍不注意,底片将产生划伤、水迹、指纹、显影不足或过度等缺陷,故对暗室处理过程的控制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暗室处理过程中,通常把产生缺陷的情况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缺陷期、偶然缺陷期和耗损缺陷期。
2 控制因素和预防措施
2.1 早期缺陷
胶片在放入显影液前所形成的缺陷,称做早期缺陷。
根据不同胶片,选用相应的显影、定影液。新配制的显影、定影液容易产生底片缺陷,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操作者对药液的性能不熟悉而引起的人为缺陷;二是由于胶片本身质量和裁、装胶片技术等原因引起的早期底片缺陷。对早期底片缺陷,首先通过试验、正确制订暗室操作规程,并进行新药液使用前的培训工作,使操作人员对新药液作到心中有数,减少人为缺陷。其次,暗室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整个暗室操作技术,并严格执行暗室操作规程,定期核查操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建立个人质量事故卡片。
建立和健全探伤室(组)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射线探伤质量的有效措施。
2.2 偶然缺陷
2.2.1 冗长技术的应用
国内目前使用的X射线工业胶片,根据不同胶片特性又分为几种类型。而不同胶片选用的显影、定影液也不相同。
由于射线探伤工作量大,工件特性和胶片供应不及时等原因,使用专一胶片比较困难。为此,制订各种胶片和药液的暗室处理规范,进行新胶片使用的培训工作,使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胶片特性和操作技术。并在使用新的胶片之前,至少提前24 h配制好显影、定影药液,静置备用,将各种所谓“多余”的工作做在前面。这样不但使用方便,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暗室处理的质量,降低底片缺陷率。射线底片的缺陷率由下式求得:
X=Y/(Y+Z) (1)
式中 X—底片缺陷率
Y—同时期底片张数
Z—同时期合格片张数
2.2.2 克服暗室处理中的薄弱环节,降低底片缺陷率
通过对可靠性技术的探讨,认为影响暗室处理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底片缺陷率。如果底片经常产生缺陷,那就是胶片的可靠性不好;相反,如果底片很少产生缺陷,能长时间地保证高的底片合格率,则说明该胶片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尽量选择有较好可靠性的胶片。
相关文章
- 2024-04-07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呼气丙酮分析
- 2023-01-18基于全站仪测距的超声波液位计检校方法的提出和研究
- 2023-04-27平展流冷态湍流场的PIV测量
- 2023-12-26VPN在PDM中的应用
- 2022-06-06基于单片机和TEA5767HN的FM收音机系统的设计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