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国内大型海洋水文气象资料浮标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液压导航网

  

  1引言

  大型海洋水文气象资料浮标,通常是指直径大于或等于10m,能够自动采集、传输海上水文气象资料的圆盘型浮标。大型海洋水文气象资料浮标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我国海洋浮标自动观测网中已成为“主力”型浮标。

  2国内大型浮标的发展历程

  我国从1965年开始研制海洋资料浮标,在1965一1974年间,由原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和原国家一机部组织,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制了H23和2H23两种浮标。浮标为船形壳体,测量要素有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流速、流向和表层水温等,使用短波调幅发报通信方式。1住3型在海上试用过两次,均未投人实际运行。

  大型浮标是从1975年开始研制的。1975一1984年间,由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一机部组织,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制出了H下B一1型10m大型浮标。浮标采用圆盘形壳体,直径为10m,测量项目增加了湿度、波浪、盐度,采集控制电路由下1,L向OOMS器件过度,使用磁带机记录数据。HFB一1型浮标海上工作时间长达300多天。

  1985年至今,是我国大型浮标发展的黄金时代,先后研制出了FZFZ一1型(后发展为FZFZ一2型、FZFZ一3型、FZF3一1型)、FZ义一1型(后发展为FZ兄一3型)两种大型圆盘形浮标,直径均为10m。这一阶段的传感器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采集处理系统由CMOS微处理机承担,数据记录由数字磁带机,发展到硬盘、固态存储器,数据通信传输由短波数字通信发展到卫星通信,电源开始试用太阳能电池。目前仍在运行的浮标网中的为10m直径的FZF3一3、FZF3二1型浮标,最长连续工作时间已达3年以上。

  由于大型浮标具有安全性好、稳性高、有效利用面积和容积大、供电功率大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往国内购置或建造的小型浮标,大部分已不再运行,而所有的大型浮标全部都工作到现在。

  在我国目前大型浮标的测量项目还较少,利用率不高。开展综合应用方面,大型浮标尚有较大潜力,以技术成熟程度言,可用于开展定点定位水文气象数据业务观测,作为一些特殊传感器的试验或工作平台,大型浮标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关部门近年来已经积极开展了相关的试验工作,如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开始尝试了在大型浮标上进行波向测量,北海分局在15、16号浮标上试装了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

  3国内大型浮标的现状

  目前,正在运行的我国浮标网锚泊资料浮标共有7套,皆为10m直径大型浮标,分别归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和南海分局管辖。其中北海分局管理15、16号浮标,东海分局9、17、18号浮标,南海分局19、20号浮标。这些浮标均为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制的FZ兄一3型以及FZ邵一1型浮标。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