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l 世纪是知识经济强劲发展的世纪,综合国力和人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具有高知识水平、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1 ]。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也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由于不同专业有其特殊性,因此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创新能力的研究和实践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在分析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测控技术与仪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探讨测控技术与仪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多年探索和实践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
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定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作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唯一的本科专业,其发展速度是空前的。本专业以光、机、电、算为学科基础,培养基础厚、知识面广的宽口径人才,既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也顺应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势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除了教学内容与体系必须反映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技术特征,体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外,实验教学的理念也必须随之更新,还必须将其付诸实践,使学生在校期间既掌握比较扎实的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理论,又具备解决工程测控技术问题的能力[2]。
南京理工大学自设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测量与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以及仪器仪表研发部门从事设计开发工作的高技术人才。特别是自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成为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以来,定位于“省内一流、国内先进”,在“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的建设思路指导下加强了各方面建设,其中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构建本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在于培养新一代满足社会需求、适应学科发展以及具有学校特色的高层次、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
2 培养方案的制订
在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逐步完善本专业新的教学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以两年为周期,定期进行本科培养计划的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框架,修订教学内容,跟踪科技发展前沿,及时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科研成果,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各项教学制度,与时俱进,保持专业特色和亮点。具体实施如下:
(1)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学校要求,及时科学合理地制订了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
相关文章
- 2024-01-02提高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究
- 2022-06-24基于PCIE/104总线的高速数据接口设计
- 2024-08-21曲面曲率精简算法研究
- 2024-10-15分析弹性支承输流管道的失稳临界流速
- 2024-05-27车辆动态称重技术现状及典型动态称重方法的探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