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电液式可变气门系统回油阶段瞬时压力的分析

作者: 吴学舜 张洪川 杜德峰 韩志强 赵家辉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5-01-18 人气:141
基于某型号船用柴油发动机电液式可变气门系统,通过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在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符合较好的情况下,建立了压力波动评价体系,研究了回油电磁阀的开启斜率、最大开度、开启相位和供油压力对电磁阀阀后液压油路回油阶段的瞬时压力特征时间(分为急降区时间、稳定区时间和自由下降区时间等3个区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急降区时间随回油电磁阀开启斜率的增加而减小,随最大开度的增加而增加;稳定区时间随回油电磁阀开启斜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最大开度的增加而减小;回油电磁阀开启斜率和最大开度对急降区时间和稳定区时间的影响均大于开启相位和供油压力的影响;自由下降区时间几乎不受回油电磁阀开启斜率、最大开度、开启相位和供油压力的影响.

新型滚子链的设计方法及其啮合分析

作者: 李兆文 王勇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3-10-08 人气:88
新型滚子链的设计方法及其啮合分析
为了减小链传动过程中的啮入冲击、振动和噪声,设计了一种新型滚子链机构.模拟链轮与链条的相对运动过程,把滚子作为假想刀具,利用AutoCAD的二次开发工具ObjectARX进行编程,由滚子的运动轨迹包络出链轮的齿形.建立了采用新型链轮的滚子链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可以精确地模拟滚子链系统的工作过程.对标准滚子链传动系统和新型滚子链传动系统的啮合仿真分析表明,采用新型链轮可以提高链条的承载能力,改善链条的受力情况,减小链传动过程中的啮入冲击.

分层式磁流变力矩传递装置的研制及试验

作者: 李国发 赵朴 刘畅 高威 单翠云 张继媛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2-01-07 人气:57
分层式磁流变力矩传递装置的研制及试验
为了提高磁流变装置的力矩传递范围和稳定性,研究了具有多层动、静转子的磁流变液力矩传递装置.该装置实际上增加了剪切力的实际面积,在剪切力不变的情况下,使得输出力矩增大,在输出力矩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层数,使得单位面积上的载荷变小,从而保证了转子从动盘不会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甚至破坏.在深入研究磁流变液流变机理及流变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磁流变液力矩传递装置的力矩传递模型.通过三维建模和ANSYS有限元仿真对该装置进行性能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从而确保理论上的可行性.通过搭建的试验平台对所研制的样机进行了力矩传递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单层磁流变液力矩传递装置相比,该装置传递的可控力矩可成倍地增加.

螺旋锥齿轮精锻大轮修形齿面设计与接触性能分析

作者: 杨建军 龚飞 张华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1-06-29 人气:194
螺旋锥齿轮精锻大轮修形齿面设计与接触性能分析
为提高精锻成形的弧齿锥齿轮齿面的接触性能,根据小轮切齿加工参数和相应的齿面模型,构建与小轮齿面符合设定传动关系的完全共轭大轮齿面.以该齿面为基准面,提出一种二阶ease-off齿面构建方法.根据构建的大轮离散目标齿面,采用离散齿面轮齿接触分析的计算方法,以临界干涉法判断啮合状态,得到离散齿面的啮合印痕和传动误差曲线,所得传动误差与预置传动关系基本吻合.分析了二阶ease-off齿面参数对传动误差曲线及齿面接触区的影响,结果表明ease-off各变量可实现对接触椭圆长度、接触迹线角度、接触区位置的精确控制.

双金属复合弹性体摩擦副接触性能

作者: 樊曙天 郗万凯 王宝琦 王坤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1-06-08 人气:183
双金属复合弹性体摩擦副接触性能
针对单一材料高副构件接触应力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弹性模量外高内低的双金属复合高副机构设计思路,以增大构件的接触变形,便于润滑油膜存在,利于减摩.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有限元模型,在相同载荷条件下,分析单一材料和双金属复合弹性体的接触压力和接触变形,并进行平行圆柱体接触摩擦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材料高副构件相比,双金属复合弹性体有相对较大的实际接触面积,可以有效降低接触应力.

径向力对螺旋离心泵转子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作者: 袁丹青 王航 丛小青 季明 张楠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1-06-03 人气:120
径向力对螺旋离心泵转子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为了研究流体激励力对螺旋离心泵转子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以一台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利用CFX14.5对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非定常计算,得到了不同流量工况下叶轮所受的径向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建立了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转子的临界转速和振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以不同流量工况下的径向力作为外部激励时,转子系统的瞬态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流量工况下,叶轮的径向力均呈周期性变化,周期和叶轮旋转的周期相同;径向力可以分解为恒定量和脉动量,随着频率的增加,脉动峰值逐渐减小;在设计转速下,转子系统不会发生共振;当考虑径向力的作用时,叶轮上监测点处的径向位移呈现复杂的周期性变化,径向力的频率成分会在振动过程中体现出来.

变转速风电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

作者: 唐友福 王磊 邹龙庆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1-05-25 人气:74
变转速风电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
针对风力发电机变转速工况,采用集中质量参数法建立了变速风电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傅里叶级数将时变啮合刚度转化为啮合频率的函数形式,根据仿真的线性升速曲线,分析了变转速对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并利用龙格库塔法求得了传动系统中各齿轮的动态响应.在此基础上,对风电齿轮箱试验台升速过程测试信号进行分析,验证了所建变转速风电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Copula函数的切削力与表面粗糙度的相关性

作者: 裴宏杰 李公安 付坤鹏 陈少峰 王贵成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1-04-25 人气:123
基于Copula函数的切削力与表面粗糙度的相关性
为了实现自动化切削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预测,需要定量描述常用监测参数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基于Copula函数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以车削7075高强度铝合金为试验对象,采用控制变量法得到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值,然后建立它们各自的边缘分布函数,并利用优化的Copula函数构建多变量联合分布函数,最后基于Copula函数理论以及联合函数模型分析了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整体和尾部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整体上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结构中心对称,同时尾部相关系数趋向于0,即尾部相关程度较小.

上肢康复机器人绳驱动关节的设计与分析

作者: 杨启志 孙梦涛 马新坡 蔡静 赵新刚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1-04-07 人气:163
上肢康复机器人绳驱动关节的设计与分析
针对绳驱动存在的弹性易滑动、误差易累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钢丝绳+齿形带”的广义驱动方式,将电动机加齿轮、减速器代表的传统刚性动力传递转化为柔性传递.计算得出了钢丝绳拉力大小;运用摩擦力补偿法分析钢丝绳与绳外软管之间的摩擦因数,得出钢丝绳摩擦力与负载的关系.将同一根钢丝绳与绳套的组合进行不同弯曲度的试验;改变钢丝绳在软管中的长度,并于末端施加负载;在固定板上安装钢丝绳,测量拉力及摩擦力的大小进而确定钢丝绳型号.应用ADAMS对绳驱动关节的钢丝绳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弯曲程度对钢丝绳摩擦力影响可忽略;钢丝绳摩擦力与其长度、负载大小都成正比;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正确性.试验得到绳最大紧边压力为8N,实际摩擦力7.6N;钢丝绳选用304不锈钢,直径定为1.5mm,最大承重25kg.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分析

作者: 高翔 赵金才 王若平 凌智勇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18-11-01 人气:4240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分析
综合考虑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中的机械子系统与液压子系统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建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的数学模型并建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的Matlab Simulink仿真模型.对液压系统供油量、扭杆弹簧的刚度和转向油缸工作面积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是系统的供油流量和油缸活塞面积对齿条位移的动态响应影响比较大而对扭杆刚度的影响比较小.
    共3页/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