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作用下垂直管外氨水降膜吸收的模型
在氨气吸收过程中增加了宏观磁场力,考虑了吸收过程中降膜溶液膜厚的变化、膜厚方向的对流以及氨水溶液物性的变化,建立了磁场条件下垂直管外氨水降膜吸收数学模型。在磁感应强度0-3T范围内,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温度、浓度、速度分布等参数。结果显示磁场对于氨水降膜吸收过程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近年降膜式吸收器计算模型概述
介绍近十年来竖直管和平板降膜式吸收器计算模型的发展,以理论模型的改进过程为序,概括叙述各种模型所采用的假设、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和数学方法,通过计算结果探讨各种模型的优缺点,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数学模型。
摇摆状态下TFE/NMP降膜吸收试验研究
建立了摇摆振动单管吸收试验台,对具有新型工质对TFE/NMP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吸收器在不同溶液体积流量、摇摆振动频率和幅度条件下进行降膜吸收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渔船常见的摇摆振动条件下,降膜吸收器的热、质传递优于静态下的情形,且适当提高摇摆频率或减小摇摆幅度亦有利于降膜吸收效果的改善.
垂直管内TFE/NMP降膜吸收热质传递数值模拟
通过对垂直管内溶液降膜吸收过程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垂直管内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热,质传递物理和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吸收液膜膜厚的变化,以及横向对流项对液膜内流,质传递和气液界面处热量流率及质量流率的影响。采用适当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出温度,浓度分布及界面质量,热量流率等参数,通过对算例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一些相关结论。
垂直管内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热质传递试验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TFE/NMP(2,2,2-trifluoroethanol/N-methylpyrolidone,中文名三氟乙醇/氮甲基吡咯烷酮),因其良好的工作特性而被国际制冷界所重视,但有关吸收式制冷/热泵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现象却少有人进行过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建立了单根管吸收试验台以研究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热、质传递规律.在不同TFE/NMP溶液流量和不同冷却水流量条件下,测得两组试验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其数据结果加以分析后,得出垂直管内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热量和质量传递规律的一些特性.
竖直板翅通道降膜吸收的运行特性
针对溴化锂水溶液沿竖直板翅通道降膜吸收水蒸气的过程,建立了开式系统、间歇式运行的实验台.应用Visual C++语言编制了软件,实现了实验数据的计算机自动采集、处理、计算和汇总.针对影响降膜吸收传热传质的因素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从而验证了实际降膜吸收过程中的溴化锂水溶液浓度的应用范围.
热管式吸收器传热传质的实验研究
在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内对热管式吸收器的传热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不同规格的表面横纹槽热管和光管热管做了对比实验.发现采用热管直接导出吸收热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表面带有横纹沟槽热管的传热膜系数约为光滑管的2—3倍,传质系数约为光滑管的2倍,为吸收式热泵吸收器的高效紧凑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一种氨水水平降膜吸收传热模型
在Navier-Stokes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氨水降膜吸收传热模型,通过对降膜过程中的液膜流动特性进行了一维变换,采用Grank-Nicholson方法对降膜特性进行求解,然后根据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仿真结果,实验数据和仿真数据的误差在17%以内,并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了传热系数公式,确定了不同管径下液膜的最大体积流量。
机械振动对吸收式制冷强化作用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针对吸收式制冷机的传热传质过程,提出了一种通过振动来强化其过程的方法。搭建了相关的试验台,将一台吸收式制冷机组放置在一个电动振动台上,电动振动台的频率和振幅可调节,对吸收式制冷机组在振动情况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究振动对其传热传质的强化效果。
-
共1页/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