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磁场作用下垂直管外氨水降膜吸收的模型

作者: 牛晓峰 杜垲 杜顺祥 来源:化工学报 日期: 2024-09-25 人气:7
磁场作用下垂直管外氨水降膜吸收的模型
在氨气吸收过程中增加了宏观磁场力,考虑了吸收过程中降膜溶液膜厚的变化、膜厚方向的对流以及氨水溶液物性的变化,建立了磁场条件下垂直管外氨水降膜吸收数学模型。在磁感应强度0-3T范围内,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温度、浓度、速度分布等参数。结果显示磁场对于氨水降膜吸收过程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基于GAX循环的喷射-吸收式氨水制冷循环研究

作者: 缪宝龙 孙文哲 韩笑生 段龙 迟翠华 来源:制冷 日期: 2024-09-25 人气:5
基于GAX循环的喷射-吸收式氨水制冷循环研究
氨水吸收式制冷以其节能环保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氨水吸收式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在高效循环工质对的寻求、系统循环的优化组合、低品位热能的利用、吸收强化与小型化、以及强化传热传质的添加剂等方面,特别是吸收器的吸收强化和添加剂的研究,成为氨水吸收式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该制冷循环由高温烟气驱动,采用两级发生,实现了能量的分级利用,有助于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引入GAX循环,回收了部分吸收热,有助于提高循环的COP;引入喷射器,使得吸收压力高于蒸发压力,吸收过程在较高压力下进行,有助于提高吸收终了浓溶液的浓度,增大放气范围,改善循环的性能COP。

磁场强化氨水吸收的理论分析

作者: 胡智慧 来源: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日期: 2024-09-23 人气:1
磁场强化氨水吸收的理论分析
磁场强化氨水吸收是强化传热传质的一项新课题。通过对三膜传质模型初步的分析,得到磁场条件下吸收过程得到强化的原因,认为磁场作用能减少溶液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大液膜侧浓度推动力,强化传质。同时结合场协同原理对磁场强化氨水吸收过程进行了分析,对热力学流和热力学力线性唯象关系式明确引入磁场条件下的广义化学势表达式,具体推导出在磁场作用时,影响溶液溶质扩散的因素。并指出当外加磁场感应强度梯度的方向和化学势梯度的方向一致时,传质效果最好。

氨水吸收式制冷夹点分析法

作者: 刘庆伟 尹洪超 来源:节能 日期: 2024-09-20 人气:3
氨水吸收式制冷夹点分析法
氨水吸收式制冷需要消耗很大的公用工程,其性能系数(COP)不是很高,引入夹点分析法分析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该方法能够确定可回收的系统最大内部循环热,优化后的系统性能系数为0.623,比优化前的系统性能系数高11.58%。该方法对氨水吸收式制冷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低温余热驱动的氨吸收/压缩联合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能分析

作者: 赵宗昌 张晓冬 来源:化工进展 日期: 2024-09-20 人气:3
低温余热驱动的氨吸收/压缩联合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能分析
提出了以低温余热为驱动热源的氨吸收/压缩联合制冷循环过程,根据Schulz所建立的氨水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方程,对此循环过程的热力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考察了蒸发温度、压缩比、放气范围等参量对系统的制冷系数,发生温度和循环倍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单级氨吸收制冷相比,在同样的蒸发温度下,氨吸收/压缩联合制冷循环过程可以显著降低热源温度,为有效利用低温位余热进行制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无分凝器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研究

作者: 王安光 孙文哲 来源:绿色科技 日期: 2024-09-18 人气:21
无分凝器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研究
在常规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无分凝器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应用能量和质量守恒对循环中不同部件分别建立热力学模型,通过运用C++软件编程,对两种循环的循环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无分凝器系统COP略低于常规系统,但运行稳定性优于后者。

国内外吸收压缩式热泵研究进展

作者: 邱泽正 龚宇烈 马伟斌 卜宪标 来源:化工进展 日期: 2024-09-03 人气:3
国内外吸收压缩式热泵研究进展
回顾了近十多年来有关吸收压缩式热泵的研究发展及主要研究成果,介绍了4种常见的系统模型以及国内外学者在系统工质选取上的倾向。吸收压缩式热泵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热泵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热泵系统,CAHP系统有着更大的供热温度范围和更高的能效比;同时由于优良的热力学性能,NH3-H2O在吸收压缩式热泵系统中被广泛使用。最后从系统和工质角度分析了吸收压缩式热泵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可能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单体Ag纳米流体强化氨水鼓泡吸收特性

作者: 武卫东 庞常伟 盛伟 陈盛祥 武润宇 来源:化工学报 日期: 2024-08-08 人气:3
单体Ag纳米流体强化氨水鼓泡吸收特性
为探讨纳米流体对氨水鼓泡吸收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系统进行了不同浓度单体Ag纳米流体基液下的氨水鼓泡吸收实验。实验表明:纳米流体浓度与初始氨水浓度是影响鼓泡吸收过程中传热与传质的关键因素。当单体Ag纳米流体在浓度0.005%~0.020%内、基液中没有添加纳米流体时,5min内随着时间推移,吸收器内溶液温度明显高于添加有纳米流体的情况;氨水鼓泡吸收传质过程中,有效吸收比均大于1.0,随着氨水浓度上升,各浓度纳米流体基液下吸收率逐步减小,有效吸收比逐渐增大,且吸收率和有效吸收比均随着纳米浓度增大而上升,当氨水浓度为20%且纳米流体浓度为0.020%时,单体Ag纳米流体强化氨水鼓泡吸收有效吸收比达到最大值1.55。对实验现象和相关结论进行了可能的机理解释。

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试验台性能研究

作者: 孔丁峰 柳建华 张良 方志云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9-04 人气:164
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试验台性能研究
针对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在环保、节能、无噪音等方面的优点,建立了1台单级式氨水吸收式试验样机。应用热量、质量守恒方程对试验样机的不同部件分别建立热力学模型,进行了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性能特性的研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验样机在发生压力1.17MPa,发生温度89℃,冷却水进口温度29.7℃工况下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性能系数实际值在0.37~0.45之间,与设计的性能系数0.47相比,相对误差为5%~21%。同时进行了系统部件匹配性能分析及变工况下的性能分析。试验表明筛板塔板数越多越有利于提高精馏塔的分离效果,试验过程中板式换热器平均传热温差30.13℃。当冷却水进口温度保持不变,冷却水量加大10%时,对各部件的性能影响较大,系统制冷量下降4%左右。

船用氨水吸收式制冰系统的仿真及试验研究

作者: 倪锦 顾锦鸿 沈建 张敬峰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9-01 人气:164
船用氨水吸收式制冰系统的仿真及试验研究
采用潍柴CCFJ75J-WJ/75KW柴油发电机组的烟气作为热源,设计了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式制冰系统,应用于渔船上食品的保鲜和冷藏。根据Schulz建立的氨水溶液的热力学状态方程,初步建立了船用氨水吸收式制冰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性能评价指标,获得了烟气温度与COP、冷却水温度与COP的性能关系曲线,为寻获符合系统要求的最佳操作条件奠定基础。利用摇摆装置模拟船舶的实际航行,测试了制冰系统在不同摇摆状态下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对系统中换热设备的性能强化有限,恶劣的振动将对系统的制冰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严峻考验。
    共2页/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