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降膜式吸收机内布液器的实验研究
吸收式热泵技术由于能有效利用低势热能而节约高品位的电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节能技术。吸收器是吸收式热泵的最重要的部件,其性能主要取决于换热管的传热与传质系数,而传热管表面液体降膜状态对传热和传质系数将产生直接影响。布液器是实现液体降膜的关键部件,而目前国内外鲜有相关研究。针对这种现状,共试制了四种规格的布液器样品,针对Φ19和Φ25的紫铜光管与强化换热管进行了管外垂直降膜布液实验,得到了各种布液器布液流量与静液柱高度关系的实验数据,并且拟合了布液器的流量系数与雷诺数的函数关系。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优化布液的方法,并用于指导热泵机组的设计。优化后的布液器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国内首台供热量为1.3MW垂直降膜式吸收式热泵机组样机。
热管式吸收器传热传质的实验研究
在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内对热管式吸收器的传热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不同规格的表面横纹槽热管和光管热管做了对比实验.发现采用热管直接导出吸收热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表面带有横纹沟槽热管的传热膜系数约为光滑管的2—3倍,传质系数约为光滑管的2倍,为吸收式热泵吸收器的高效紧凑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国内外吸收式热泵强化传热传质研究综述
综述国内外对吸收式热泵强化传热传质研究的现状。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新型强化管的开发、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强化吸收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是如何增大传热面积与加强界面马拉格尼对流,以此提高传热传质系数。
直燃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应用与节能效果分析
针对目前油田原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余热,以及原油加热过程中大量的用热需求,华北油田结合各联合站低温污水资源和生产过程能源利用现状,加强地热资源的开发,替代原油、天然气和原煤等其他燃料,提出了在任一联合站利用直燃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对污水余热回收系统进行改造,有效利用原油分离水的热量,提供中温的联合站办公采暖和工艺用热水。实践证明直燃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替代燃油锅炉供热项目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两段式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性能分析
介绍了一种在传统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COP值更高的两段式热泵,首先对两段式热泵的热力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其COP值高于传统单效热泵的原因。然后利用自编的热泵热力计算程序,通过实例计算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佐证,并对两段式热泵的COP值优化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两段式热泵确实比单效热泵具有更高的COP值。
温度参数对升温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影响程度模拟分析
分析了温度参数对升温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的影响,通过对升温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建立数学模型,得到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发生温度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程度最大,但小于吸收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系数影响程度之和。而随着发生温度的升高,它自身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
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余热预热凝结水的可行性研究
针对电厂的循环冷却水携带有大量的低温热能,结合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废热的技术,提出一种利用锅炉排污和汽轮机抽汽驱动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废热来预热凝汽器凝结水的电厂循环经济思路。经过可行性与经济性分析,表明此思路可行,具有环保、节能的双重功效。
吸收式热泵在热电厂乏汽余热回收领域的应用
介绍了我国北方热电厂供热现状、吸收式热泵技术情况以及吸收式热泵在热电厂乏汽余热回收领域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吸收式热泵能够在热电厂有效回收乏汽余热并可应用于城市集中供热,即会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又会有效解决目前热电厂供热不足问题。
余热-地热源吸收式热泵试验研究
以烧结矿余热为驱动热源,搭建了余热-地热源吸收式热泵实验台。对系统开停机、稳定及变工况运行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余热-地热源吸收式热泵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系统运行的结果,可为以余热.地热源相结合的双源热泵能源利用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利用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吸收式热泵模拟研究
通过对热泵系统整体质量平衡、热平衡和内部部件之间的传热分析,建立了增热型吸收式热泵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了某电厂热泵机组在运行中循环水温度、热网供水温度和汽轮机抽汽压力对机组制热系数的影响,通过模拟得出在不同工况下维持热泵机组制热系数在1.66以上所对应的汽轮机抽汽压力的变化范围。
-
共1页/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