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容器检测仪的设计原理
因当前国内各行业各领域对于高压、高精度气密性或耐压性检测的迫切需求,研制出一种典型的气密与耐压检测仪(型号为HP-0811)详细地介绍了该检测仪耐压性检测以及使用压差传感器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工作原理,特别阐述了在高压下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容器气体泄漏量的计算方法。该仪器可对不同体积、不同测试压力、不同精度要求的各容器、阀体、管材等进行气密和耐压检测,且气密测试压力最高可达到35MPa。耐压测试压力可达到60MPa,
水迁移对水泥基材料徐变的影响
通过自制的试验装置测试混凝土和砂浆的内部相对湿度、水分质量损失和徐变,研究了掺加不同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水泥基材料中水迁移对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减水剂和复合功能组分对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和徐变度有不同影响;不同细度石英砂粉对掺有硅灰的水泥基材料的内部相对湿度或水分质量损失以及徐变度有较大影响;加载状态并未引起水泥基材料内部相对湿度或水分质量损失的变化;水泥基材料内部相对湿度或水分质量损失结果与其徐变度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石灰石资源全利用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混凝土桥梁工程的低徐变要求,开展了采用石灰石资源一条龙生产碎石、机制砂和石灰石粉配制的石灰石资源全利用混凝土的试验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凝土早期强度高于桥梁主梁常用的商品混凝土,但其发展速度较慢,后期强度反而略低于常用商品混凝土;采用复配减缩型高效减水剂有效解决了石灰石资源全利用混凝土徐变较大的技术难题,并在实际桥梁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篦冷机液压缸支座加工工艺改进
由于液压缸支座加工工艺设计不合理,加上工装夹具、刀具不能适应加工要求,导致产品合格率不高,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正常的生产节拍要求。通过改革工装夹具和工艺,实现了批量化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了生产装配需要。
EPP高速数据采集与LabVIEW接口实现
介绍了EPP高速数据采集的方法及其在LabVIEW下的接口实现. 通过直接对端口的操作,可以用LabVIEW直接产生EPP读写时序,配合外部FIFO和握手电路,完成地址的写出与数据的读入.再利用LabVIEW本身的图形工具,可以方便地构成数据的波形显示及对数据的各种处理.
法兰盘类零件自动清洗设备设计原理
根据某航空企业的需求,提出了针对法兰盘类零件进行批量自动化清洗设备的设计方案,该设备集成了多种清洗技术于一体,其中包括超声波清洗、射流清洗和喷淋清洗等技术,实现了对不同规格的法兰盘类零件的批处理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洁度。清洗过程中采用水基清洗剂,实现了环境友好型清洗目标。此外,该设备采用了PLC控制技术对清洗过程实施自动化控制,实现了自动化清洗。该方案解决了法兰盘类零件传统清洗的低效率、低质量以及过程难以控制的问题。
CG2-1600割圆机的行程改造
汽轮机中高中压外缸需要进行泵水试验,而该泵水堵板需要焊接在管口上,一般为搭接式。每个管口的尺寸均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机组上的也可能不一样。泵水后需要将堵板割掉,以往采用人工气割的方式去除,那样割出来的切割面不平整,需要利用铣床进行再次加工,效率低。为了更好地提高效率和改进切割质量,购买了一台某型号的割圆机,将其应用在管口堵板的切割上,但该割圆机受行程限制,只能割直径为准600-准1200 mm的管口。为此设计一套机构扩展直径到准250-准600m m范围。这样就实现了准250-准1200 mm之间的所有管口的切割,从而增加了行程。
基于ANSYS的高温换模装置夹持臂的优化设计
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法对工作在高温环境下的机械构件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模拟仿真, 获取温度场下构件状态数据, 从而可以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 变形与承载应力优化、 变形与局部应力优化和变形与材料用量优化等多约束条件耦合优化设计,实现了设计-仿真-再设计的先进设计优化流程, 改变了传统的高温机械设计理念, 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降低了成本, 形成了具有一定通用性的高温结构件设计的新方法.
一种典型检测仪的气密检测原理
针对当前国内各领域尤其是航空领域对于高压、高精度气密性检测的需求而研制出一种名为HP-0610的典型气密检测仪。其可对不同体积、不同测试压力、不同精度要求的工件如容器、阀体、管材、连接件等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且最高测试压力可达到35MPa。详细地描述了HP-0610型检测仪使用压差传感器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以及特别阐述了待测件在高压在非理想状态下进行气密性检测时气体泄漏量的计算过程。
基于偏载工况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刚-柔耦合分析
为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装载机工作装置在偏载工况下的动臂受力和变形规律,利用ADAMS和EASY5软件建立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刚-柔、机-液耦合的联合仿真模型。通过样机测试数据对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进行分析验证,并进一步深入探讨提升油缸的连通式和独立式连接方式对动臂受力的影响。对比分析发现:极限偏载崛起工况下,连通式的动臂最大应力很接近许用应力,因此,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很容易产生裂纹;而独立式连接方式既可以防止动臂过载,也提高了动臂的抗扭能力。这为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