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相关技术在超声信号渡越时间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作者: 朱根兴 刘继忠 周晓军 熊勇 张连文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4-11-06 人气:6
相关技术在超声信号渡越时间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探讨了相关技术在超声信号检波模式情况下对超声信号渡越时间参数TOF(Time of Flight)的估计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孔隙率便携式超声无损检测系统研制

作者: 杨辰龙 周晓军 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日期: 2024-05-20 人气:30
碳纤维复合材料孔隙率便携式超声无损检测系统研制
针对航空工业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的孔隙率检测,研制了便携式超声无损检测系统.介绍了检测理论模型,构建了系统硬件体系结构.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C扫描图像和直方图方式进行检测结果输出并给出检测报告,结果准确率达到99.3%,能够快捷、方便地完成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孔隙率的检测,非常适合现场使用.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无损检测缺陷模式识别

作者: 张道富 曾燕 周晓军 程耀东 来源:仪器仪表学报 日期: 2024-02-22 人气:17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无损检测缺陷模式识别
依据Dempster-Shafer理论,分析了超声检测中信息融合的方法以及分类决策策略,并对信息融合系统的工作原理做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信息融合的缺陷分类与识别的初步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薄壁类隔套加工方法研究

作者: 周晓军 刘永社 刘宏亮 罗震 雷振军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0-11-30 人气:111
薄壁类隔套加工方法研究
就薄壁类隔套零件的加工方法进行探讨,通过优化夹具设计、合理安排工序,实现薄壁类隔套零件的磨削加工,有效 地解决薄壁类隔套零件难加工、易变形的问题,为加工此类薄壁零件提供了经验借鉴.

一种钛合金薄壁环槽加工工艺研究

作者: 刘永社 刘宏亮 周晓军 杨春武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0-11-05 人气:151
一种钛合金薄壁环槽加工工艺研究
分析了钛合金薄壁环槽工件的结构特点, 并对钛合金薄壁零件的加工难点进行分析.通过从刀具与加工参数的优化配置、 加工温度的控制、 加工工艺方案的合理制定与采用特定的工艺装备来解决工件端面环槽、 外圆及内孔环槽在加工中过程的变形、 强度不足、 刀具磨损和无法装夹的难题.有效地解决了零件在加工过成中的难点, 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工件的加工.

连续管作业机张紧力电液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作者: 刘远波 周晓军 杜永军 张强 吴卫周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20-03-18 人气:213
连续管作业机张紧力电液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常规的连续管作业机张紧力通过手动控制滚筒与注入头之间速度匹配控制实现,由于人为因素难以实现滚筒与注入头之间稳定的张紧力控制。该文设计的连续管作业机张紧力电液控制系统引入PLC控制技术,采用电液负荷传感控制模式,实现了滚筒与注入头之间连续管张紧力的自适应控制。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运行平稳,操作简单,性能可靠,延长了连续管的使用寿命。

电控蓄压式液压加载在重型车桥台架试验中的应用

作者: 吴跃成 吴瑞明 潘明清 周晓军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10-23 人气:152
电控蓄压式液压加载在重型车桥台架试验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电液加载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试验过程中的加载控制策略.提出用电控蓄压式液压加载法实现重型车桥室内试验的垂向加载,采用电磁比例压力溢流阀和压力感知器通过工控机对系统压力进行闭环控制,从而对车桥垂向载荷实现了稳定可靠和宽范围的调控.

多通道结构试验台电液伺服系统的分析

作者: 郑默思 周晓军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03-12 人气:13
多通道结构试验台电液伺服系统的分析
对自行开发的多通道结构试验台的电液伺服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液压元件应用上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该伺服系统可实现双作动头的同步或异步协调加载,并通过使用伺服比例阀及不同变量泵组合,实现了对试验力的连续控制,节约了能源。

液压缓冲器特性计算与仿真分析

作者: 张文斌 周晓军 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日期: 2019-02-28 人气:65
液压缓冲器特性计算与仿真分析
通过对液压缓冲器的薄壁小孔流特性和球面缝隙流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液压缓冲器的综合特性模型和缓冲过程的动态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表征缓冲器特性的缓冲力-活塞行程曲线。液压缓冲器的静态特性仅取决于薄壁小孔流的二次特性和球面缝隙流的一次特性,而动态特性与冲击载荷的大小和油液的压缩性密切相关。

液压缸密封工艺分析

作者: 吴瑞明 周晓军 雷良育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8-12-11 人气:101
液压缸密封工艺分析
本文结合驱动桥性能试验台液压系统的研制和现场的制造、调试,通过对液压缸的密封工艺的分析,提出并分析了影响密封效果的密封圈选用、加工及焊接变形、装配与调试等因素,以求解决液压缸密封的工艺问题.
    共4页/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