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系统分类和设计
1 国内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与产品特点
1.1 智能家居的定义
智能家居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日本和欧美,90年代末引入中国。伴随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房地产业的繁荣,国民对住宅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智能化家居的概念已为人们所逐步了解并接受。家居智能化系统的水平往往是评价一个楼盘或别墅档次的重要依据。
客观的说,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层出不穷,不同时期,同一时期的不同区域,人们对智能家居的理解和应用都不尽相同。结合这几年在国内的发展实践,综合各种学术观点,我们给智能家居下一个适当的定义:智能家居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居住环境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功能的技术系统,众多的功能子系统间具有协同配合的能力;是以技术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以客户需求(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以技术文化为灵魂,通过量身定制式服务,由居家智能专业服务商为不同的用户出品各具特色的个性化系统。针对中国国情,我们要求智能家居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运行稳定化、控制分散化、系统集成化、功能实用化、操作人性化、应用个性化、选择多样化、持续扩展化。
由此可见,智能家居是一个系统层次概念,它涵盖了在建筑环境层次能够影响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就实际应用而言往往有以下系统:可视对讲、家庭安防、网络通讯、互动娱乐、智能照明、家电控制等。如果上述系统是单独配置或彼此孤立运行,那并不符合“居家智能”的真正意义。以下我们就智能家居系统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在产品技术与应用层面做一个回顾与探讨。
1.2 智能家居体系结构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有多种分类形式,依据其体系结构为特征进行划分,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以下几类不同结构形式的系统类型:
1) 拼凑型控制系统
目前,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上,各厂商出于宣传的需要,往往把自己的单一子系统称为智能家居系统,而没有从系统的层次去教育用户。工程商在项目实施中,各个功能子系统独立设计、自主工作,只是将原有各独立系统简单堆砌在一起。例如可视对讲、安防系统、灯光系统等。各子系统相互之间互不相连,不能交换数据。这类系统的缺点是:各子系统不能相互协调,统一控制,网络的潜能与优势未能开发。从系统学来讲,这并不符合以上智能家居的定义。实践证明,智能家居的核心是系统集成化,各个子系统间集成的好坏往往是衡量这个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对于不具开放性的各个子系统,集成的工作是难点,对系统集成商的技术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关文章
- 2023-04-26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研究
- 2022-07-15基于FPGA的2M误码测试仪设计
- 2023-05-23智能车磁导航中的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2023-12-06双导联输人心电采集控制系统
- 2022-06-14基于CAN_BUS的控制器调试系统的设计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