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方法初探
1 原理
把注射泵或输液泵与输液泵分析仪连接好,并安放好注射器和输液管,输液管中必须没有气泡。输液泵分析仪设定为流量测量,注射泵或输液泵设定一需要测量的流量,启动注射泵或输液泵,待输液泵分析仪流速图曲线平直稳定后,记录下测量流量。测量阻塞报警压力时,将输液泵分析仪设定为阻塞报警压力测量,启动注射泵或输液泵,当注射泵或输液泵发出声光报警后,记录下输液泵分析仪测出的阻塞报警压力。
2 校准条件和设备
2·1 环境条件:温度: (15~30)℃,相对湿度:≤80%,电源: 220(1±10% )V, 50(1±2% )Hz,周围无影响校准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
2·2 校准介质:校准介质应符合GB6682-1992《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2·3 校准设备:输液泵分析仪。
3 校准方法
3·1 校准项目
校准项目主要为流量、阻塞报警压力、报警功能。
3·2 外观
注射泵或输液泵上应有铭牌或标志,标明注射泵或输液泵型号、编号、制造厂、出厂日期和出厂编号等,结构应完整,外观表面不得有锈蚀、毛刺、剥落等缺陷,所有按钮、开关应牢固可靠。
3·3 流速校准点的选择
流量的校准点以注射泵或输液泵最大设定值的10%作为校准起始点,在流量范围内按需要确定校准点数,一般不少于3点,且各点应尽可能均匀分布。例如,注射泵测量范围为(0~400)mL/h时,选择50mL/h、100mL/h、200mL/h、300mL/h、400mL/h五点作为测量点。
3·4 校准方法
校准点确定后,将注射泵或输液泵与输液泵分析仪连接好,注射泵或输液泵设定一流量,启动注射泵或输液泵,待输液泵分析仪流速图曲线平直稳定后,记录下测量流量。一个校准点重复测量3次,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流量。3次测量中,每次测量的时间最好保持差不多,以确保测量值的准确性,同时,测量中输液管中不能有气泡。流量相对误差按下式计算:
阻塞报警压力的测量:将输液泵分析仪设置为阻塞报警压力测量,启动注射泵或输液泵,当阻塞引起的阻塞压力足够大时,注射泵或输液泵产生相应的声光报警,记录下此时输液泵分析仪显示的阻塞压力值。
最后进行报警功能测试,主要是开门报警、气泡报警、注射残余报警或完毕报警。开门报警:当输液泵的门打开后或者没有关好时,输液泵发出报警声,无法进行注射,说明开门报警合格。气泡报警:注射泵或输液泵工作过程中,当有气泡进入输液管中时,注射泵或输液泵发出声报警,则气泡报警合格。注射残余报警或完毕报警:当注射泵或输液泵快注射完或者注射完时,注射泵或输液泵发出声报警,则注射残余报警或完毕报警合格。
相关文章
- 2024-03-08压力表校准中测量不确定度实例评定的探讨
- 2023-03-21基于单总线温度传感器的多点测温系统设计
- 2023-11-28轻薄型回收金属破碎试验机的设计研究
- 2023-08-09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在《材料力学》开放性实验中的应用
- 2024-11-21IC卡门禁系统中的无线通信加密技术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