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设计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降低修路资金投入,减少车辆延误,节能减排,建设和谐的交通环境,设计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现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主要分为两类:定时控制和感应式控制。定时控制不能根据车辆的流量自适应地动态调节延时时间,可能会造成车辆延误时间长及不必要的拥塞等情况:感应式控制可以根据车流的状态采用不同的控制模式,但目前的研究大部分只能单独地控制某一点,并不能实时、多点、联测、联动的控制。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的智能交通控制,利用传感器节点采集交通信息,智能交通控制终端根据采集到的交通信息,选择合适的路口控制模式,调整各交叉路口的绿信比,协调干线各路口周期的确定和各路口之间的相位差,自适应地控制车辆通行时间,从而保证车辆通行质量,实现交通信号控制的智能化、网络化。
1 路口控制模式
传统的路口控制模式是定时控制,先进的路口控制模式有模糊控制、绿波带模式、夜间模式和急停模式。模糊控制模式是根据随机的车辆流量智能完成模糊增减交通信号控制时间。绿波带模式在单向车辆高峰期时,将各个路口间红绿灯起始点亮时间延宕一定量来保证车辆一路畅行。夜间控制模式可在夜晚车辆流量为零负荷的状态使用,仅使用黄灯警示开车司机,减少能源和时间的消耗。急停模式可为紧急车辆开辟通行空间,在紧急车辆方向开启绿灯,别的方向开启红灯。本设计提出在不同的时段采用不同的控制模式,在9:00~11:30,14:30~17:30和20:30~24:00时段采用模糊控制模式;在5:30~9:00,11:30~14:30和17:30~20:30时段采用绿波带模式;在0:00~5:30时段采用夜间控制模式;在检测到紧急车辆时采用急停控制模式。具体时段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的区域或车辆流量,由信号机重设或修改。选择多种控制模式可以实现交通控制的合理化,从实际上缓解交通路口的压力。
2 智能交通控制设计
2.1 基于多Agent的智能交通控制模型
多Agent系统(MAS)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MAS具有主动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等优点田。在MAS中,协作不仅能提高单个Agent以及由多个Agent所形成系统的整体行为性能,增强Agent与多Agent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系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国内外研究表明。与传统建模方法(如还原论方法、归推理方法等)相比,MAS建模可以较好地刻画复杂系统特性。MAS建模主要用于表现复杂情况(个体有复杂的、不同的行为,并存在交互),多Agent复杂适应系统的建模是复杂系统建模的一种重要方法,多Agent间的交互和协作是多个Ag-ent个体在开放、动态环境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多个目标的关键。
相关文章
- 2024-08-21曲面曲率精简算法研究
- 2024-05-27车辆动态称重技术现状及典型动态称重方法的探讨
- 2022-06-24基于PCIE/104总线的高速数据接口设计
- 2024-01-02提高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究
- 2024-10-15分析弹性支承输流管道的失稳临界流速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