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模集成电抗元件与频率变换电路的设计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低压低功耗设计技术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低电压给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为了解决输入端阈值电压的影响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度问题,人们提出了以电流模电路取代电压模电路的设计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电流传输器就是电流模电路结构的代表之一。
第一代电流传输器通常用从X输入端到Y输入端的反馈获得IY=IX,它具有减小X端输入电阻的作用,当VY=0时,该输入电阻非常小,可以作为输入级用于接口芯片和高速传输系统中。后来,人们不断改进电路结构,从电流传输器的动态范围、跟随特性等方面进行完善,以形成第二代电流传输器。
本文首先把第二代电流传输器(CCTT)应用于电抗器件的设计,以小的容抗实现大容抗等效,从而避免了集成模拟电路设计中大电容的使用以节省芯片面积;以容抗实现感抗等效变换,避免了制作片上螺旋电感复杂的工艺步骤。另外,将第二代电流传输器应用于频率变换电路,大大提高模拟芯片的设计效率。
1 第二代电流传输器结构
图1是为了改善(CCII)低电压工作时输入电压的线性范围,而采用CMOS工艺实现的电路原理图。输入级完成X端和Y端之间的跟随。为了有利于低功耗工作,输出级由两级AB类放大器组成。其中,第一级为一个简单的反相放大器,执行反馈动作以减小X端的输入电阻;第二级完成由X端到1端的电流传输。利用附加的电流镜把电流反相并传输到2端,其图形符号如图2所示。
第二代电流传输器的关系式为:
2 第二代电流传输器的应用
2.1 基于第二代电流传输器的电抗倍增器
为了用较小的电容,通过有源网络进行阻抗变换来获得较大的电容,由跨导运算放大器、无源元件和CCII经过适当连接成两种有源网络(见图3),分别为浮地阻抗变换器和接地阻抗变换器。
所含跨导运算放大器(OTA)的输入/输出关系如下:
式中:iout为输出电流;gm为跨导(受偏置控制);vP,vN分别为正、负输入端的输入电压。
由OTA和CCII的构成关系得到节点2的电压为:
2.1.1 有源电容倍增器
当Z1与Z2分别选用电阻R、电容C时,,有源网络等效为一个容量为Ceq=gmRC的电容,该电容较原电容C,放大了gmR倍,大大提高了等效容量,称该电路为有源电容倍增器。考虑电容C的等效串联电阻r,按上述步骤重新推导得等效输入阻抗为:
可见,该有源电容倍增器等效成为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串联,其中电容容量为Ceq=gmRC,电阻阻值为,等效后电容是原电容gmR,而等效后电阻只有原电阻,品质因素并没有改变。
相关文章
- 2024-06-24最小区域评定的斜率判别法模型及其实现
- 2024-04-02浦煤公司出厂煤气流量计量装置改造的研究
- 2024-11-08超声一间动电药物渗透疗法及治疗仪器
- 2024-04-11流量计量中湿度影响的分析
- 2023-02-07手持离心式转速表不确定度分析与表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