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WFL车铣复合机床测量循环的后置处理
WFL车铣复合机床除了有强大的多轴加工功能,还能自动找正零件和在线测量零件。有了这些功能,车铣复合机床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而且能够大大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
WFL车铣复合机床的功能比较强大、效率比较高,不仅有车、多轴铣和镗孔,还有多种测量循环,因此编程就比较复杂。实际生产中,虽然手工编程也能实现这些功能,但是手工编程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实现车铣复合机床的电脑自动编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以下就以WFL机床的一个简单的测量循环“PROBE”为例,叙述如何使用NX软件编程,以及后置处理输出WFL车铣复合机床测量循环的方法。
一、机床测量循环的代码定义
要写出能输出“PROBE”的正确的后置处理程序,首先必须要理解WFL车铣复合机床测量循环“PROBE”的含义—该测量循环的含义是在随机轴上测量轨迹点。该测量循环的格式为:PROBE(AX,DIS,MP,NUM),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AX:测量轴。测头由AX定义的运动轴以很快的进给率(一般是以G0的速度)接近工件,然后进行测量,在WFL车铣复合机床上有三个测 量轴,X1、Y1和Z1,即机床的X、Y和Z轴。
◎DIS:测头移动的距离。测量轨迹点(即零件上要测量的点)到起始点(开始执行G1的点)之间的距离必须在DIS定义的距离之内,即二者距离必须小于该值。如果测量轨迹点与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大于该值时,测头是测量不到测量轨迹点的。DIS值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分别表示测量轨迹的运动方向是沿着测量轴的正方向还是负方向。
◎NUM:在第一次测量轨迹点之后,测头会沿测量轴稍回撤,然后以正常的测量进给率重复测轨迹点,重复的次数由NUM指定,一般是测量3次。
◎MP:是指定测量结果的存储位置。测量结果输出到机床的内存单元MC_P〔0中,同时被存储到以MP为下标的机床内存中,变成测量点MC_POINT〔MP〕。
我们只要在后置处理的程序中正确定义了这4个参数,并实现其输出,就可以输出该测量循环的正确机床代码。
以下的一段机床代码就是PROBE 应用的一个实际的例子,测量的零件和测量点如图1所示。
…
N035 G54
N040 G0 X1=48 Y1=0 C1=0 Z1=10
N045 PROBE (“Z1”,-15,1,3)
N050 G0 X1=93
N055 G0 Z1=-50
N060 PROBE (“Z1”,-15,2,3)
在这段机床代码中,PROBE (“Z1”,-15,1,3) 的测量点为MP1,MP1的位置由该代码的上一句程序指定。该例中测量点MP1的位置为 (48,0,0),测头沿机床Z1轴的负方 向进行测量,定义的测头移动距离为15,测头的测量起始点为Z1=10 的位置,测量轨迹点自Z1=0 的位置,测量轨迹点到测量起始点之间的距离为10,小于测头移动距离15,测量结果存储在机床内存MC_P〔0〕和存储单元MC_POINT〔1〕中,重复测量 3 次。
相关文章
- 2023-04-26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研究
- 2022-07-15基于FPGA的2M误码测试仪设计
- 2023-05-23智能车磁导航中的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2022-06-14基于CAN_BUS的控制器调试系统的设计
- 2023-12-06双导联输人心电采集控制系统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