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结果总不确定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0 概述
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理论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等七个国际组织联合发布《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采用当前国际通行的观点和方法,使涉及测量的技术领域和部门,用统一的准则对测量结果及其质量进行评定、表示和比较。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1月发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在各种准确度等级的测量领域推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
为此我们对直流电阻器校准装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证,并通过大量的实验,以实验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和验证,建立起该项目的不确定度的计算模式,其目的不仅仅是使我们所出具的证书能符合新要求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我们所出具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并争取做到与国际同行接轨的需要。另外,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 基本概念
1·1 基本概念
1·1·1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1·1·2 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1·1·3 A类不确定度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1·1·4 B类不确定度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1·1·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或(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注:它是测量结果标准差的估算值)
1·1·6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1·1·7 包含因子(或覆盖因子):为求得包含因子,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之数字因子(注:包含因子等于扩展不确定度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之比,一般在2~3范围内)。
1·1·8 置信概率:与置信区间或统计包含区间有关的概率值。
1·2 总结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的关系
测量误差定义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其值常常不能确切知道,如若知道其近似值,则可以反号修正量值,使其更接近真值。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影响产生误差的分散性的估计,是描述未定误差特征的量值,是可能估算求出的,不确定度一词本身就隐含着为一种可估算的值。不确定度不是指具体的、确切的误差值,虽可估计,但却不能用以修正值。
2 建立不确定度计算模式
2·1 A类不确定度
相关文章
- 2024-10-31高压电能整体检测的意义
- 2024-10-08辐流沉淀池φ100m周边驱动刮泥机钢结构桁架有限元分析
- 2024-04-02DZS-Ⅱ型低速风洞微风段测量
- 2023-11-21用声发射技术测定轴承缺陷
- 2023-05-18基于谐振原理的硅微薄膜弯曲疲劳装置的设计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