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替代法检定/校准电子秤的不确定度分析
一、替代法使用场合
在实际检定/校准秤量较大(大于1t)的电子秤时,由于砝码数量的限制,可用其他恒定载荷代替标准砝码。前提是至少具备1t标准砝码, 或最大秤量为50%的标准砝码,两者中应取其大者。 当被检定/校准电子秤的重复性满足下列条件时,标准砝码的数量可以减少:若重复性误差不大于0.3e,可减少至最大秤量的35%;若重复性误差不大于0.2e,可减少至最大秤量的20%。
由此可见,当标准砝码为50%Max时,需要替代1次;当标准砝码为35%Max时, 需要替代2次; 当标准砝码为20%Max时,需要替代4次。
使用替代物测试的方法:从零点开始,使用砝码进行秤量测试,直至确定的砝码用完,测定该秤量的误差;然后卸去砝码,返回零点。 用替代物取代前面所加的砝码,并调整到测定该秤量误差时相同的闪变点(或误差),然后加上标准砝码, 和替代物一起作为第二个校准点的载荷,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最大秤量。 卸载回程时:先卸下砝码并测定闪变点,再将标准砝码放回秤中,然后卸下替代物,直到返回相同的闪变点(或误差)。 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卸载回零。 现用以下公式说明使用替代物检定/校准时载荷的组成:
将所有标准砝码Lst放置在电子秤中心位置, 电子秤示值为I1,并测定闪变点;卸下标准砝码,放上替代物并进行调整,调整替代物使电子秤示值Isub1为I1,并达到相同的闪变点,即
式中:mc1———标准砝码的折算质量;Lsub1———替代物的折算质量。
下一载荷为
由此可见,采用替代法时,被检电子秤作为比较仪使用,利用已有的标准砝码确定替代物的质量,由于受电子秤的重复性及分辨力等因素的影响,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必然会比单纯用砝码校准的不确定度大, 并且随着替代次数的增加,不确定度也随之增大。
二、替代法与标准砝码法的不确定度评估
电子秤示值误差的数学模型:
值;L──载荷的折算质量。
则根据不确定度传播公式,可得
1.电子秤指示值的不确定度分量u(I)的影响量(见表1)
2.载荷的不确定度分量u(LTn)的影响量(见表2)
(1)载荷全由标准砝码组成
(2)载荷LTn由标准砝码和替代物组成
采用替代法,载荷由标准砝码和替代物组成时:
三、实例
现以校准1 台 Max:30t/d:10kg 的电子秤为例,分别计算完全用标准砝码法及用替代法校准的不确定度。 为简单起见,只分析校准时单调向上加载的进程情况,并且假设两种方法的校准结果相同。 电子秤及校准条件情况如表4所示,电子秤的校准数据如表5 所示。
相关文章
- 2023-05-12便携式激光生化探测仪
- 2023-01-10CD系列飞锯控制系统的应用
- 2022-08-24ASCO双电源开关在地铁项目中的应用
- 2024-08-05炮管直线度测量中母线与轴线直线度关系研究
- 2023-10-19一种改进的原子力显微镜摩擦力标定方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