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装置利用LNG冷量的热力学分析
1 LNG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大幅增长,至2001年底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超过3×1012m3,其中/九五0期间平均年新增探明储量230.9×109m3。同时,我国天然气的产量也在稳步增长,2001年达到外供气量约2815×109m3。根据/十五0规划,我国天然气产量发展目标为2005年达到(50~55)×109m3。与此同时,一批长距离输气管道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成为连接产地和市场的纽带,/西气东输0则是其中最重大的工程。预计2010年,天然气在能源总需求构成中的比重约为6%,需求量将达到90×109m3。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200×109m3。
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天然气产量在今后会有较快增长,但相对需求的增长仍有一定距离。尤其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理布局处于不平衡的状况,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次能源生产量与消费量不成比例,该地区的能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根据我国能源分布和消费的现状,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使用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将有效缓解该地区能源供需矛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解决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世界液化天然气工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现已相当成熟。自1980年以来,世界LNG贸易量每年以平均8%的速度增长,现已占世界天然气总贸易量的25% (在20世纪70年代只占5%)。1998年世界LNG贸易量为92×109m3,到2000年LNG贸易量已达134×109m3(见图1)[1]。技术的成熟和贸易的发达已使LNG价格降至合理的水平。目前,日本、韩国、美国等均进口大量的LNG。因此,无论从多气源保障能源安全还是从经济性方面出发,同时考虑国产、进口气态天然气(主要从俄罗斯)和进口液化天然气应该是合理的。
在深圳,我国第一座LNG接收终端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该项目将从2005年开始每年向中国提供3×106t (约412×109m3) LNG。在福建莆田,另一个LNG接收终端项目也已确定。在浙江北部沿海建设一座LNG接收终端的项目也在积极论证。此外,上海东海天然气调峰液化装置和中原油田天然气液化项目的顺利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天然气液化装置的起步。可以预期, LNG相关工业在我国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2 LNG冷能及其利用
LNG是天然气经过脱酸、脱水处理,通过低温工艺冷冻液化而成的低温(-162℃)液体混合物。生产LNG的动力及公用设施耗电量约为850kWh/t。而在LNG接收站,一般又需将LNG通过汽化器汽化后使用,汽化时放出很大冷量,其值大约为830kJ/kg (包括LNG的汽化潜热和气态天然气从储存温度复温到环境温度的显热)。这部分冷能通常在天然气汽化器中随海水或空气被舍弃,造成能源的浪费。为此,通过特定工艺技术利用LNG冷能,可以达到节省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国外已对LNG冷能的应用展开了广泛研究,并在低温发电、冷冻食品及空气液化等方面达到实用化程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相关文章
- 2024-06-21基于多普勒频移的水下运动目标测距技术
- 2024-08-01阵间模基处理被动定位技术研究
- 2024-09-23采用不同工质的中高温热泵理论循环特性
- 2024-11-07动态精度靶标与光电经纬仪的角度转换及应用
- 2024-03-27三聚氰胺装置中液位计的选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