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M55钢正火工艺的优化
070M55相当于国内的55#钢,为高强度中碳钢,是机器中典型轴类零件常用材料之一。所制造轴一般在正火或淬火后使用,用作要求强度和耐磨性较高而弹性、动载荷及冲击负荷不大的零件。但在常规正火后有时会出现粗晶、混晶等组织缺陷,影响其综合力学性能。目前对45#钢研究比较多,少见关于070M55工艺方面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分析其产生缺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1 组织缺陷分析
大型锻件由于锻造温度高、保温时间长,锻造比小以及心部锻件变形不均匀,极易出现混晶、粗晶等组织缺陷,需要锻后热处理来消除。锻后热处理包括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对于碳素钢而言,一般只需进行预备热处理就可达到生产要求。070M55为亚共析钢,锻后热处理的理想组织为细小均匀的铁素体+珠光体。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微区成分偏析以及正火工艺不当而出现如图1所示组织缺陷。由于块状粗晶组织的存在,会导致强度下降、塑性和韧性变差,最终会使整个工件报废。
粗晶主要是由大的珠光体团组成,而产生块状珠光体的原因与高温时奥氏体晶粒大小和冷却速度有关。当奥氏体晶粒粗大时,冷却到共析温度时,珠光体在奥氏体晶界处的形核率降低,沿晶界形成的珠光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相互接触,导致珠光体不断长大; 再加上粗大奥氏体在珠光体转变时会先析出少量铁素体,而先析出的铁素体周围碳浓度梯度较大,当正火温度较高或保温时间较长,容易造成碳原子扩散,促使渗碳体的长大,从而导致先析出的铁素体逐渐被长大的渗碳体覆盖,最后形成较大的珠光体团[1]。同时由于心部和表面在冷却时散热系数不同,以及局部C、Mn等微量元素存在偏析,增加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在冷却过程中难以得到均匀的片层状珠光体组织。
2 工艺改进
正火要达到目的,首先是使之完全奥氏体化,但又不能使温度太高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大,如果奥氏体化时晶粒已经粗大,在重结晶后也会得到相应粗大组织。对于070M55,由于没有合金元素的加入,不存在合金元素的溶入及其均匀化方面的问题,即070M55 正火时可以不需要太高的奥氏体化温度。
根据070M55化学成分范围要求(0.50%≤C≤0.60% ,0.10%≤Si≤0.40% ,0.50%≤Mn≤0.90%),计算时具体成分取(C=0.55%,Si=0.3%,Mn=0.7%),由Thermo-calc软件可以计算出相的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到,Ac3点的温度在760℃左右时,由于070M55不是国标中的钢种,很少查到关于其相变点的文献,参考55#钢的文献[2]资料(Ac3=774℃,Ar3=755℃)看出,由Thermo-calc计算出的相变点与文献很接近,可以作为制定工艺的依据。
相关文章
- 2024-08-08大尺寸量具检测装置的研制
- 2024-01-16输液瓶液位测量及报警装置
- 2024-02-02轻量化折衍混合中波红外热像仪光学系统设计
- 2023-05-18微加速度计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
- 2024-07-29单元结构尺寸对不锈钢/空气二维声子晶体声波禁带的影响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