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核磁共振成像仪磁体装置的温度相关性研究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1引言

  核磁共振成像仪(简称NMR-CT)是80年代出现的先进诊断设备,是检查人体内部病变的可靠手段。长期以来,人体的病变用X光透视检查。由于 它只能显示内部器官透明半透明的外形,互相重叠,只有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才能分辨病变,确诊率不高,且X射线对人体有害。70年代制成的X-CT也只能做 出人体横断面一个方向的图像,难以准确判定病变的立体形状,并且仍有X射线的损害。而NMR-CT由于高分辨率和对人体无放射性引起的电离损害作用等优 点,已广泛用于临床医学[1]。磁体装置要有一定的磁场强度和很高的均匀度,通常有常规电磁铁、超导磁体和永磁磁体三种。常规电磁铁的成本低、重量轻,但 运行耗电耗水量大,维修较频繁。超导磁体的均匀度较高,但低温系统运行维修较复杂,维护费用高。永磁磁体虽然一次性投入成本稍高,但相关技术简单,安装后 不易出现故障,既不像电磁铁耗电量那样大,也不像超导磁体要消耗价格昂贵的致冷剂,并且由于自屏蔽,漏场较  少,保证公用仪器设备不暴露在大于 5X10-4T的磁场中,因此永磁式核磁共振成像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像仪采用的永磁材料一般是铁氧体和铰铁硼永磁。铁氧体永磁的磁能积低,必须用 许多材料。美国FONAR公司0. 3T的NMR-CT的磁体装置是用铁氧体制成,总重91吨的设备中铁氧体材料占45吨,体积庞大〔2〕。若用铰铁硼材料,可极大减轻重量,缩小体积,而且 场强也比较高。我国稀土资源钦相当丰富,为钦铁硼在NMR-CT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价格优势。但其弱点是磁性能的温度特性较差,其Br的温度系数 a(%k)为一0. 126,Hc的温度系数a(%k)为一0. 6 .我国各地温度差别较大,而NMR-CT对磁场的稳定性和均匀度的要求都很高,因此研究温度变化对NMR-CT装置中的磁场变化是非常必要的。

  2温度变化对NMR-CT磁场的影响

  磁体装置采用铁扼平板型结构,如图1所示。在整体成像系统中,气隙高度0. 5m左右,要求均匀区为0. 25m的球形区。一般先建立基础磁场,均匀区的均匀度不小于士3000ppm,然后通过在气隙中安装梯度线圈、均匀线圈或用高导磁材料片进行垫补堵漏磁, 使均匀区的均匀度达到5~50ppm(即5X10-6至5X10-5).在此讨论的NMR-CT的磁体装置仅作为基础磁场,并曾按磁体装置实际尺寸的六分 之一建立一个模拟磁体装置,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吻合较好,误差仅为5.7%(另文介绍)[3]。这为计算温度对核磁共振成像仪磁体装置的影响提供了可信的 手段。

  

  根据电磁等值模型,可以用等效电流密度代替永磁体的作用。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