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提高带表卡尺综合精度初探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带表卡尺是一种用途极广的通用量具,其中0~150 mm、0~200 mm、0~300 mm 这3 种规格,又是应用得最广泛的。其工作原理,是将尺框量爪和尺身量爪两测量面的相对移动,通过固定在尺身上的齿条传递给指示表,从表盘上的指针进行读数。在装配过程中,发现示值差、针位跳动明显。针对这个致命的产品品质问题,公司组织力量做了重点解决。笔者主动要求负责解决这个问题,并针对这次任务做了一系列工作,谨阐述如下。

  1 带表卡尺简介

  带表卡尺与普通卡尺不同,具有外形美观、读数误差小、示值清晰明了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其结构如图1 所示,主要由尺身、尺框、齿条、支承板、微动轮、连接块、指示表、前后压板、螺钉等零件组成。齿条是用螺钉紧固在尺身上,如图2 所示。

  (1)带表卡尺的读数方法。从尺框左端面的支承板所示的尺身刻线上,读出毫米读数,从卡尺指示表上读出毫米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两数相加,即为被测尺寸读数值。

  (2)带表卡尺的国家标准和公司终检说明书的规定。详见表1、表2 所列。

  (3)针位变动性的要求。是指当移动带表卡尺的尺框,使两测量爪测量面至手感接触时,指示表的指针应位于正上方,对尺身导向面的垂直度应不大于1.5 格,此时支承板正对尺身“零”刻线的距离,允许压线不大于刻线宽度的1/2,离线不大于0.006 inch(0.15 mm)。此时,再施加2 倍的移动力推动尺框,指针指示位置变化应不大于1/4 格(原要求1/2 格),且推动力取消后,指针能回到原位。

  2 问题的分析

  工人按技术要求正常装配,但针位变动性达不到质检要求。究其原因,原来的要求是施加2 倍的移动力推动尺框,指针指示位置变化应不大于1/2 格,而现在要求不大于1/4 格,致使交检合格率降低。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尺子的综合精度以及指示表的精度达不到要求(如图3 所示)。

  2.1 受力分析

  (1)当推力F=F1,F2<F3 时,尺子大量面正常合缝,此时,针位置为“0”状态;

  (2)当F=F1 + F2,且 F2>F3,这时 F2 产生的力矩,比F3 产生的力矩大,弹簧片产生的力矩不能消除F2 产生的力矩时,尺子大量面正常接触,在外力F2 继续作用下,尺框将会发生微量顺时针方向旋转,这种现象反映在量面上为根缝,反映在示值上则是由于尺框右移,表上指针右偏。由于0~200 mm、0~300 mm 带卡带微动轮,使用尺子时未必都能做到推力与正常推力F 方向作用点一致,势必产生F2 的方向力,F2 作用力的大小,是引起尺子针位变化的关键,而如何限制F2 力的作用,便是应该着手解决的工作重点。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