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螺旋CT MPR重建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液压导航网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是引发中老年人腰腿痛和双下肢麻木等严重症状的最常见病。它是一种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其诊断和定位困难,目前,影像学检查仍为诊断腰椎管狭窄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认识腰椎管狭窄,提高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形态学观察与几何测量学研究。在 X 线平片、椎管造影、CT、CTM、MRI 的影像学表现,得到大量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广泛认同[1-3]。本文现将收集的有临床症状且符合 DLSS诊断的 190 例患者临床及 CT 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讨论螺旋 CT 常规椎间盘扫描结合兴趣区多平面图像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s,MPR)对 DLSS 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 190 例临床上有椎管狭窄的症状和体征,其中男性 128 例,女性 62 例,年龄在 39~81 岁;平均 51 岁。病程 14~15 年不等。190 例全部有腰腿或臀部痛,20 例疼痛局限在腰及臀部。有间歇性跛行 64 例,79 例下肢有放射性胀痛或无力,55 例有下肢感觉麻木和不同程度运动障碍。

  1.2 CT 扫描方法

  扫描设备为 SOMATON SPIRIT 双层螺旋 CT 扫描仪,扫描层厚 1mm,层间距 1mm,螺距1.8,130kV,220mAs,扫描平面垂直于椎间隙,机架角度随椎间隙与床面角度而调整,扫描范围为L3~S1,从上一个椎体椎弓根下缘至下一个椎体椎弓根上缘,病人取仰卧位,屈膝,臀部垫高 15~20 度,根据轴位图像,结合病情利用西门子 CT 图像工作站选择性对椎管中央区、侧隐窝区和椎弓根区进行矢状重建;对椎弓根平面、椎间孔平面及椎间盘平面进行管状位重建,矢状及冠状位图像重建并常规摄取软组织窗图像和骨窗图像。椎管狭窄及 CT 分型诊断由 2 名主治医师及一名副主任医师依据上述椎管狭窄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独立完成,意见一致者纳入分析病例。

  2 椎管狭窄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

  中心椎管腔 CT 测量其前后径范围 15~25mm,小于 11.5mm 即为狭窄[4]。侧隐窝的前后径正常> 3mm,< 2mm 为狭窄[5]。椎间孔比健侧或上、下椎间孔缩小 50%以上时,才考虑其狭窄[6]。采用王永奇等[6]椎管狭窄 CT 分型标准:Ⅰ型为中心椎管狭窄;Ⅱ型为脊神经根管狭窄,即侧椎管狭窄,包括脊神经的入口区、中区(侧隐窝)和出口区(椎间孔)任何一处或多处狭窄;Ⅲ型为混合型即Ⅰ、Ⅱ型并存。

  3 结果

  3.1 病例显示及分型

  Ⅰ型为中心椎管狭窄 19 例(10%)(图 1);Ⅱ型为脊神经根管狭窄,即侧椎管狭窄,包括脊神经的入口区、中区(侧隐窝)和出口区(椎间孔)任何一处或多处狭窄 97 例(51%)(图 2);Ⅲ型为混合型即Ⅰ、Ⅱ型并存 74 例(39%)(图 3),椎管狭窄的部位分布为L3~L4 有 38 处,L4~L5 有 133 处,L5~S1 有 41 处。本组病例中有 9 例在轴位图像上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经 MPR 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清晰显示髓核向椎管内脱出,以及它与邻近神经根鞘的位置关系;17 例脊柱侧弯患者轴位图像未能在同一平面完整显示椎间盘,不能确定椎管狭窄程度,MPR 矢状重建准确显示椎管狭窄并进行量化测量;19 例椎间盘边缘的骨化影周围不能鉴别椎间盘钙化或椎体边缘的骨质增生,经 MPR 矢状重建均予以明确鉴别。所有 MPR 图像均直观的显示了脱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以及椎体、小关节增生所致椎管狭窄失状及冠状影像表现(图 1~图 3)。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