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在使用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及改善措施
1 冷端温度误差
根据“国际实用温标——1968”修正的热电偶分度表是在热电偶冷端温度等于0℃的条件下测得的。在实际测量当中,由于冷端温度常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将产生测量误差,因此必须采用修正措施。
修正方法具体如下:
在工作中如果冷端不是0℃而是某一恒定温度T0,当热电偶工作在温差为(T,T0)的环境时,其输出电热为E(T,T0)。将电热换算到冷端0℃时为:
E(T,0)=E(T,T0)+E(T0,0)
也就是说,在冷端温度为不变的T0时,要修正到冷端为0℃的电势,应再加上一个修正电势——即此热电偶工作在T0与0℃之间的电势值E(T0,0)。
2 传热误差
热电偶测温是通过与被测介质之间的能量交换。热电偶吸收了被测介质的热量以提高自身的温度,同时又向周围散失热量。当热交换平衡时,热电偶的测量端得到一个稳定的温度值。而由于热量的散失,热电偶测量端的温度低于被测介质的温度,这个温度差便称为传热误差。它是由对流,辐射,传导三种基本的热交换方式造成的。
3 动态误差
当热电偶测量温度时,由于热接点具有一定的热容量,则热接点从T0提高温度到稳定值T需要一定的时间,即热接点的温度变化,在时间上总是滞后于被测介质的温度变化。这种由于热惯性引起的温度偏差值,称为动态响应误差。
其实,任何传感器都有这种影响动态特性的因素,只不过它们的表现形式和作用程度不同而已。
3.1 热电偶的动态误差
若热电偶无保护套管(即裸丝热电偶),传热方式仅为对流换热。假使热交换中无热损失,则热接点的热平衡方程为:
令,代入式中得:①……
其中:α——热平衡常数;
ρ——热接点材料密度;
ν——热接点体积;
τ——热电偶时间常数;
c——热接点比热;
T——介质实际温度;
s——热接点表面积。
3.1.1 测量恒定温度
将热电偶从室温T0迅速插入温度为T的温度场中(插入时间忽略不计),有
式中:t——时间;
τ——热电偶时间常数;
Tj——热接点温度;
T——介质温度;
T0——热接点初始温度。
若时间t=0,则T0=0,
那么 ②…………………
相关文章
- 2024-08-21曲面曲率精简算法研究
- 2022-06-24基于PCIE/104总线的高速数据接口设计
- 2024-01-02提高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究
- 2024-05-27车辆动态称重技术现状及典型动态称重方法的探讨
- 2024-10-15分析弹性支承输流管道的失稳临界流速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