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皮卡车排档杆共振问题仿真研究
1 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在国内的广泛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对汽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拥有车”的状态,而是对车的要求更加苛刻,对汽车的“舒适性”越来越有深刻的认识,作为汽车的重要评价指标“NVH(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和平顺性-Harshness)”的要求正在逐渐地成为人们购车的重要参考因素。本文以某皮卡的排档杆在汽车熄火工况下的共振问题为基础,进行试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切实解决了该换档杆的共振问题,降低排档杆的振动,从而提高汽车的舒适性。
2 模型的建立
2.1 实物模型
变速箱与排档杆连接部位的实物照片如图1所示:
图1 变速箱与排档杆连接部件(1.拉杆、2.弹簧顶针、3.力传动臂、4.机架、5.排档杆球铰孔)
其中拉杆1与力传动臂3固连,拉杆可以绕杆的轴向旋转;顶针2为两边各一个,可起到拉杆和力传动臂的位置恢复作用。通过试验(试验仪器设备测试)测得顶针内弹簧的刚度,在变速箱内空档状态下拉杆的径向刚度值。
顶针内弹簧刚度测试结果如下图2所示:
图2 顶针内弹簧的刚度测试结果(测试报告)
测得顶针内弹簧刚度(选取图中斜直线线性阶段的斜率)取平均值为 6.2 N/mm。拉杆右端刚度采用 7.5e+4 N/mm,在变速箱档位为空档时几乎类似于全约束,所以刚度值相对较大。
2.2 数值仿真模型
变速箱与排档杆连接后整体数值计算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排档杆与变速箱连接整体图
图中粉色采用Cbush单元模拟各个弹性连接处的弹簧,球头上六根Cbush单元为对称分布,且各个单元将球头平面分成六等分,即,单元间夹角为60度,每个单元上端部分别采用六自由度全约束,这样模拟球头的限位弹簧分别具有拉压刚度的自动调整特性,这样对称分布能够很好的模拟此处限位弹弹簧实际工作功能。球头中部带有两边对称的两个圆柱旋转副,端部用1、3、5(X、Z和绕Y轴旋转约束)约束,释放Y向、绕X轴旋转和绕Z轴旋转的自由度,这样使得球头能够与实际工作工况相一致。拉杆中间两边对称的粉色Cbush单元模拟顶针内弹簧(其刚度值试验测得如上图2),其中左右单元的约束采用六自由度全约束,用于模拟顶针与机架(变速箱箱体)的固定连接。拉杆左侧约束采用1、2、4、5(X、Y、绕X轴旋转和绕Y轴旋转约束)约束,释放Z向移动、和绕Z向旋转的自由度(此处Z 向为与拉杆圆柱中心线径向平行的方向)。拉杆右端Cbush为拉杆与变速箱换档插拔向来连接端,其刚度值采用7.5e+4 N/mm,前边已经提到。排档杆球头采用质量集中CONM2单元来模拟,球头质量为0.13kg。
相关文章
- 2024-10-31高压电能整体检测的意义
- 2024-10-08辐流沉淀池φ100m周边驱动刮泥机钢结构桁架有限元分析
- 2023-05-18基于谐振原理的硅微薄膜弯曲疲劳装置的设计
- 2024-04-02DZS-Ⅱ型低速风洞微风段测量
- 2023-11-21用声发射技术测定轴承缺陷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