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红外光谱法及其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液压导航网

  

  

  红外光谱法是鉴定物质和分析物质结构的极有用的手段,已被广泛用于各种物质的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并用于研究分子间和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红外光谱仪已成为分析化学中应用最广的仪器之一,在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无机化学、催化、石油化工、材料科学、生物学、医药、物理、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公安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业务工作中应用也极为广泛。

  1红外吸收光谱的发展及其理论研究

  红外吸收光谱是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重要的物理测试技术,但是直到50年代,随着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产生,才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单光束的红外光度计受大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干扰,无法辨认谱图。5年代,棱镜型的仪器被视为第一代红外分光光度计,多采用氯化钠棱镜做单色器,它的分辨率低,使用波段只限于600~4000cm一’。60年代,光栅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成为第二代红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的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波段范围也扩展到远红外区域。这使红外光谱的应用范围,从有机结构鉴定发展到无机、高分子、甚至于配合物的研究。70年代发展起来的干涉型红外光谱仪,是红外光谱仪的第三代,其代表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它具有优良的特性,完善的功能,只是价格较贵,但随着计巅技术发展,大幅度降价,它会渐渐取代色散型红外光谱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激光红外光谱,是第四代红外光谱仪,激光红外光谱能量高,单色性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红外光谱是怎样产生的?红外光谱是物质分子受红外光照射后,分子吸收部分红外光.分子中原子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跃迁的结果。但并不是分子的任何振动都能产生红外光谱,只有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才能产生,而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如N:、0:则不能产生红外光谱。这种规律称为选择定则。我们在公安科研实际工作中曾遇到一些复杂有机化合物,由于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而不能产生红外光谱,从而也证实了选择定则的正确性,以及红外光谱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红外光谱法主要检验有机化合物,如基因的分析,鉴定化合物,推断化合物结构,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分子间和分子内反应的研究等等。对于无机化合物,由于原子及单原子离子不吸收红外光,故不宜用红外光谱研究无机化合物的阳离子,仅能研究阴离子的晶格振动所形成的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图谱解析是很复杂的,需要较高的红外光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主要程序是观察基团区和指纹区的吸收频率,如图1为一仅含C、H、O的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图。由于2960cm一1及2930cm一1处有c一H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为脂肪族化合物。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