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64排螺旋CT对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价值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64排螺旋CT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以及软件方面的提高,是CT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通过对腰椎的三维及矢状图像进行分析,探讨64排螺旋CT对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9例腰椎螺旋扫描患者,男47例,女32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54岁。长期腰腿疼痛,病程2周至3年,急性发病者41例,逐渐加重者22例,腰部外伤者13例;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3例;其中16例出现较明显的间歇性跛行。

  1.2 检查方法

  体位为正常仰卧。扫描方式:螺旋扫描。

  扫描参数:120 kV,300 mAs,0.75 mm slice、mm Feed/Rotation。CT脊髓造影(computedmyelography,CTM),可在L1-2间隙硬膜外注入10~2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20~40 min后行螺旋T扫描。重建方式:在三维评估中做三维立体、矢状及轴位重建。重建方法:表面遮盖法(surfaceshaded disply, SSD)、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平行重建。

  2 结果

  腰,骶椎扫描的79例患者中:31例有间盘变性、膨出,其中7例有骨质增生及间盘“真空现象”;5例有后纵韧带骨化;3例黄韧带增厚。腰间盘突出44例,中央型17例,椎间盘后缘向椎管中心局限性突出,形态不一,椎管内硬膜外可见髓核游离碎片,其中5例有间盘钙化,脊髓及神经根受压;侧后型21例,见椎间盘向椎管侧后方突出,硬膜囊前间隙移位、变窄或消失,硬膜囊侧方或神经根受压;外侧型6例,见椎间盘突向一侧的神经根,使神经根显示不清;4例正常。

  3 讨论

  3.1 扫描精度使得矢状图像有较高的分辨率。由于64排螺旋CT的探测器宽度达到0.75 mm,X线管球旋转扫描一周可以得到64层图像,速度最快可以达到0.45s,最大扫描范围可达150 cm,使各向同性扫描成为现实[1]。各向同性扫描是指一个像素X、Y、Z轴的长度相等,形成正立体。各向同性扫描后获得的后处理图像无论冠状、矢状还是斜位图像,空间分辨率都等同于原始轴位图像[2]。螺旋扫描矢状重建的特征为类似MR的图像,纵向显示脊椎的排列情况及椎管的整体形态,这样,就可以通过矢状图像直接显示脊髓受压程度[3]。

  3.2 一般而言,在显示骨骼和钙化方面CT有较大优势[4],64排螺旋CT的三维立体图像可清楚显示椎体和椎间孔的骨性结构,发现诸如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钙化、椎间孔的骨性狭窄等异常改变。CTM较普通扫描提高了诊断率、扩大了诊断范[5]。在脊椎、脊髓病变的诊断方面,MR要优于CT。而CTM后的矢状重建图像也可以显示椎管和脊椎的受压情况,诊断更准确也扩大了CT检查范围。对于一些不能进行MR检查的病人,如:病情严重,检查时间过长不能配合的病人;有些腰间盘突出、腰椎骨转移、腰椎骨肿瘤疼痛明显的病人;体内异物(宫内节育器、心脏起搏器等)、经济条件受限的病人。本方法都可以解决;可以得到与MR相媲美的图像。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