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残疾人情感诉求的轮椅设计新思路
残疾人虽然身体残障,但是他们渴望赢得社会的理解与尊重,渴望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生活。以轮椅为代表的助残设备,对于患者身心的康复、生活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轮椅对于残疾人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就是身体的“一个部分”,在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按照驱动形式轮椅一般分手动和电动2种类型:手动轮椅依靠双手传动,效率低下、活动范围有限;电动轮椅由操纵杆控制靠马达传动效率较高,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移动。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现今许多轮椅还存在简陋粗糙、不易使用[1]的情况,挫败[2]对人的自信心是个沉重打击[3]。如何改进轮椅设计,帮助患者从肢体到心灵真正康复,需要深入研究。
1 轮椅的功能分类
轮椅功能从总体上分:基本功能、拓展功能和附加功能3种类型。下肢伤残的患者行动不便,轮椅首先要补偿他们肢体上的残缺,帮助自由移动,拓展他们的生活空间,这是基本功能,主要通过轮椅架、车轮、刹车、坐靠等部分来实现。轮椅其他基本功能的设置要依据病患的具体情况,或增加载重量、或铺设坐垫靠背、或安装颈部支撑系统进行功能补偿[3]。从实际调查的情况来看,许多轮椅除了在平整的路面勉强可以自行操作通行外,其余动作都需要别人帮助才能完成。有效的功能补偿对于残疾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心理健康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所以为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需要围绕基本功能进行适当的功能拓展。这包括:(1)增设照明装置。在缺乏道路照明系统时,夜间行驶亟需车灯照明;(2)增设路人提示装置,优雅地提示路人让开路面的装置;(3)加强轮椅刹车性能;(4)增设轮椅动力装置,上下坡时有电辅动力,轮椅乘坐的安全性、舒适性都会大幅提高[4]。
由于残疾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越多,就越有利于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自信心的重建,因此许多研究者主张在轮椅基本功能、拓展功能之外另附加部分功能以适应特殊环境的用要求。例如:越障轮椅见图1,这款轮椅配备履带,拥有强劲的马达和喷气式滑雪板,在雨雪等恶劣的路况下行驶也能如履平地,附加的功能极大拓展了轮椅实际的活动范围。人工智能的采用,使轮椅的人机交互取得重大突破,智能轮椅不仅可以进行口令识别、智能定位,还可以进行动态随机避障和实时自适应导航,甚至能通过人机语音对话来操控。日本东京大学和丰田汽车公司2008年联合研制的一款智能轮椅,见图2,能够追踪坐者身体重心,甚至能够识别人的手势。
2 残疾人的心理诉求与轮椅的功能补偿
相关文章
- 2024-01-19树形存储在热工计量检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 2024-04-08水温测量系统设计
- 2024-02-18关于火车轴的超声波探伤
- 2022-12-26基于DSP的谐波控制器的设计
- 2022-12-23浅淡火电厂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