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毫米波无源成像多波束聚焦透镜天线设计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液压导航网

  0引言

  近来,毫米波无源成像(Passive Millimeter-wave Imaging,PMI)由于其自身的一系列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无源工作不向外辐射电磁波,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安全性;毫米波波段介于微波与红外之间,与微波相比,波长较短,分辨率更高,与红外相比,波长较长,穿透性更好。故PMI可广泛应用于军事侦查、制导、反隐身、探测以及民用交通、安全、医学、遥感等众多领域。PMI应具备成像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温度灵敏度高,同时在体积、成本、重量也应有良好控制。

  其中成像时间与空间分辨率主要受接收天线控制。通常可通过增大天线尺寸和提高工作频率以提高空间分辨率,而采用多馈源构成阵列是减小成像时间的有效手段。由于目前毫米波部件价格的昂贵[1]和各通道较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2],目前 PMI 系统还不能做到像CCD 或红外焦平面阵列的性能,实际中多采用较小规模阵列结合机械扫描的形式。

  当前,PMI系统接收天线多采用焦平面多波束聚焦天线,它是将多个接收单元排列在聚焦天线的焦平面上,利用各馈源偏焦的不同,产生多个不同指向的波束覆盖视场。聚焦天线主要有反射面天线与透镜天线两种形式,相比反射面天线,虽然透镜天线在效率上有所降低,但由于其馈源对视场不会有任何遮挡,从而更有利于成像。但不同于反射面仅单面作用于电磁波传播,透镜内外口面都会影响电磁波传播。

  1 透镜设计与仿真

  1.1 原理分析

  PMI 系统工作频率高(数十 GHz),准光特性明显,故可用几何光学的方法对其加以研究。通常PMI 系统工作条件满足远场条件。则多波束聚焦透镜天线中透镜的工作工程为:平行光经透镜会聚后在一点聚焦,当平行光偏转后,将聚焦于另一点。将多个馈源分别置于各聚焦点,即可对视场一定角度范围同时覆盖,成像时间将比单馈源大大,再通过机械横向、纵向扫描即可实现全视场覆盖。

  常见透镜天线多针对单馈源而设计,其表面轮廓曲线方程可由费马定律推导而得。而针对多波束多点聚焦,则其难以满足需要。图1仿真了常见的双曲线单折射面透镜对偏轴平行光的聚焦性能。可见聚焦性能随平行光角度偏转程度而急剧恶化,当偏转角度过大,已完全不能实现聚焦。

           

  分析可知,为实现多点聚焦,需利用透镜内外口面配合控制入射光传播,这加大了分析设计的难度。

           

  由图2光路图,设入射光角度θ,透镜的折射率为n,入射光与透镜阴暗面交于 P 1点,则入射光方程为: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