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双层球形容器整体液压胀形有限元数值模拟

作者: 王本利 孔宪仁 杨芳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3-06-02 人气:147
双层球形容器整体液压胀形有限元数值模拟
本文基于弹塑性大变形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和间隙接触元,首次对棱台型双层无间隙球形容器无模胀球成型过程进行了较全面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内外层球壳板面变形规律和胀球过程中不同位置处法向接触力的大小与分布规律,卸载后的间隙分布及贴合情况,内外层壁厚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静液传动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策略优化

作者: 刘涛 胡淑荣 罗念宁 姜继海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3-03-29 人气:107
静液传动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策略优化
为了提高静液传动混合动力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了整车动态性能仿真分析模型,建立逻辑门限控制策略参数优化的有约束非线性规划模型,以燃油消耗率为优化目标,以发动机主动充压转矩差值和主动充压压力限值为优化对象,运用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在不同的循环工况下对静液传动混合动力系统工作模式的选择和能量的分配进行了优化,找到了一组全局最优的控制策略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策略参数可使发动机更多地在燃油经济性较好的区域工作,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将该方法用于离线参数优化,可以大大缩短控制器的实车标定时间.

多面壳体液压胀球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 胡劲东 王本利 王建一 邹振祝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2-09-08 人气:130
多面壳体液压胀球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应用ADINA有限元程序对直径为1米的不锈钢球内接多面壳体液压胀球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多面壳体在施加内压力情况下的变形过程,其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证实了壳体胀形过程中焊缝变形的三个阶段。

高雷诺数下并列双圆柱绕流的大涡模拟

作者: 杜晓庆 林伟群 施春林 孙雅慧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2-04-12 人气:103
高雷诺数下并列双圆柱绕流的大涡模拟
为澄清并列双圆柱结构发生偏向流现象的流场机理,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在高雷诺数下(Re=1.4×10~5)研究了并列双圆柱的气动性能及其流场特性随圆柱间距比P/D(P为圆心间距,D为圆柱直径)的变化规律,重点探讨了小间距并列双圆柱的偏向流现象及其对圆柱气动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大涡模拟方法得到的气动力结果与文献风洞试验值吻合良好;随着并列双圆柱间距的增大,绕流场会呈现单一钝体、偏向流和平行涡街等多种流态结构;当P/D=1.1时,绕流场会间歇性地出现单一钝体和偏向流流态,两种流态的气动性能和流场特性有很大差异,圆柱的气动力会随时间发生剧烈变化,呈现非稳态特征;当P/D=1.2~1.5时,绕流场呈现偏向流流态,两个圆柱的气动力和尾流呈现不对称现象,偏向流的偏转方向会出现间歇性地变化,尾流涡脱强度弱,气动力脉动小;当P/D=2~4时,绕流场...

结构参数对仿生翅片翼气动性能影响

作者: 詹枞州 叶舟 徐学昊 韩彦军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2-04-08 人气:92
结构参数对仿生翅片翼气动性能影响
为提高翼型气动性能,提出一种仿生翅片翼型.以NACA0018为例,在翼型吸力面布置固定仿生翅片翼,分析翅片翼的相对位置、相对长度结构参数及两者综合效应对仿生翅片翼改变翼型气动特性的能力的影响,并从流场角度分析仿生翅片翼的作用机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以翅片翼的最佳控制效果作为衡量标准,靠近前缘处翅片翼对大分离流动效果显著,靠近尾缘的翅片翼对于中度的流动分离效果较好;相对长度与翅片翼气动性能呈非线性关系,且长度过短时无法对分离层产生有效分割,过长时影响分离层上方的流体.当翅片翼末端刚好接触分离层的边缘时,控制效果最佳;仿生翅片翼的气动性能是由翅片翼的相对位置、相对长度共同决定的,单变量的研究难以准确地解释其中的规律.

垂直/短距起降飞机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作者: 高阳 吴文海 周思羽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2-03-30 人气:150
垂直/短距起降飞机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垂直/短距起降(V/STOL)飞机具有广泛而高效的军事应用前景.为研究V/STOL飞机复杂的飞行控制问题,需要建立能够准确反映其动态特性且可用于飞行仿真的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V/STOL飞机的多进气道气流量变化、大迎角非线性和迟滞非定常特性、地面效应和喷气诱导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利用线性叠加原理并结合机理建模与经验公式,建立了全面的推进/气动力与力矩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刚体动力学和运动学原理,推导得到了V/STOL飞机的全状态六自由度非线性数学模型;最后,仿真分析了V/STOL飞机的地面效应和喷气诱导效应引起的动力学变化及其三角翼非定常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地面效应对V/STOL飞机动力学的影响可以忽略,而近地飞行时的喷气诱导效应会导致较大的升力损失,离地越近损失越大;V/STOL飞机的非定常动力学源于飞机迎角变化所引起的气动力滞环效应,...

潜油柱塞泵MMAGA-RBF故障诊断方法

作者: 于德亮 李妍美 丁宝 赵鹏舒 孙浩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2-01-04 人气:93
潜油柱塞泵MMAGA-RBF故障诊断方法
针对潜油柱塞泵无法使用传统地面示功图方法进行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抽油机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多变异位自适应遗传算法(MMAGA)对RBF神经网络进行参数寻优,然后从潜油直线电机的运行参数和油井井口的仪表参数等综合数据中,提取出反映油泵运行状态的特征参数,并将其作为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入向量,从而实现潜油柱塞泵故障工况的诊断.结果表明:MMAGA-RBF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在较少的训练样本下达到较高的综合诊断准确率,在训练样本集达到1 000组以上时,其综合误判率可低于4%,相对于普通遗传算法优化的模型,其泛化能力更强.MMAGA-RBF故障诊断方法符合潜油柱塞泵的工况特点,能够达到其综合诊断准确率的要求.

海上起重作业交互式视景仿真与数值模拟

作者: 许秀军 王立权 房晓明 李震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1-04-23 人气:63
海上起重作业交互式视景仿真与数值模拟
为建立准确的海上起重作业视景仿真系统,以"海洋石油201"起重船为研究对象,构建综合考虑海情海况、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起重船压载系统等影响下的起重作业数学模型.综合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多通道数据交互技术、数值模拟技术以及半物理仿真技术,构建交互式三维动态虚拟场景.采用布利斯近似积分法对起重作业数学模型进行实时求解,在保证求解精度的基础上,实现了视景仿真系统的实时数据交互.仿真系统重点对起重作业过程中的船舶位移、船舶姿态角、吊物系统摆角和受力以及起重船受到的反作用力等参数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到起重作业过程中船舶和吊物系统的运动规律.将仿真系统结果与海试数据进行对比,仿真系统偏差保持在10%以内,起重作业数学模型准确度满足仿真系统需求.视景仿真结果表明:仿真系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

少自由度变胞并联机构综合设计方法

作者: 于红英 曾重元 郭震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1-04-07 人气:74
少自由度变胞并联机构综合设计方法
为实现可重组并联机构的创新设计,提出基于基本支链构型的变胞并联机构设计方法.该方法从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平台所受的约束出发,运用螺旋理论中相逆螺旋的性质,构造约束螺旋为力或力偶的两类基本支链,并根据基本支链构型的特点构造变胞支链,实现并联机构的变胞设计.对构型相似的线矢力和力偶基本支链进行融合得到变胞支链,通过锁住不同运动副的方式实现变胞支链在两类基本支链之间转化,构造出动平台约束性质可变的变胞并联机构;根据基本支链约束螺旋的方向特点,通过改变运动副轴线方向的方式实现支链约束螺旋方向的改变,进而构造出动平台约束方向可变的变胞并联机构.用所提出的变胞并联机构设计方法,结合Bricard机构的单自由度运动特性,实现动平台为Bricard机构的变胞并联机构的构造.基于基本支链构型进行变胞并联机构构型设计,根...

伺服阀阀口棱边几何精度的研究

作者: 王广林 陶崇德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0-06-23 人气:170
伺服阀阀口棱边几何精度的研究
液压伺服控制部件电液伺服阀的核心是由阀芯阀套组成的滑阀副,而滑阀副阀口棱边的几何精度直接影响着它的工作性能。在对阀口棱边的几何精度检测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宏观和微观上检测阀口棱边几何精度的两种新方法,分析了伺服液棱边加工精度的现状及造成误差的因素,提出棱边质量标准应该包括棱边的几何形状误差即棱边的粗糙度,棱边的圆角以及棱边的宏观几何形状即棱边端向跳动误差等方向,指出建立科学的棱边几何形状精度质
  • 共18页/1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