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电磁阀控制系统设计
为了实现液压系统模拟测试装置的智能化、安全性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应用LabVIEW软件、NI PCI-6221数据采集卡,通过硬件布置,详细介绍LabVIEW程序实现电磁阀的控制过程。实际使用表明:基于LabVIEW的控制液压设备的智能平台,实质是板卡对继电器、放大板的控制;使用NI卡比其他数据采集卡设计程序简单快捷,可以达到控制液压系统测试装置的要求并能对控制同类元件相关需求提供参考。
自卸车多级液压缸缸底开裂问题分析与改进
某自卸车多级液压缸出厂试验发现缸底出现裂纹现象,导致液压缸无法完成保压试验。通过对液压缸缸底结构强度校核和仿真分析,并通过金相分析,确定导致缸底出现裂纹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试验验证,提出最终解决方法,避免此类故障的再次发生。实践证明,改进后的零件效果明显,对后续设计和缸底制造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液压系统油液预热方法的改进
液压系统通常由液压油箱、泵、阀、马达、管路等组成,而其中的传递介质通常为液压油。在寒冷地区,环境温度较低,系统中的液压油往往会发生凝固现象或黏度变大,从而导致泵的吸油性能、液压元件的响应性能、油液流动性能等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机器无法正常工作。为解决此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在油箱的外面加热。无论是实施难度或者实际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操作起来也非常不方便。重点叙述液压油温过低对系统的影响及预热方法改进。通过在液压系统中增加预热阀,有效地解决了移动式机械设备在不同工作环境中施工的适应性问题。同时,为提升设备工作效率,智能温控方法极大地满足了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的路线。
液压机械臂运动学及工作空间分析
对于传统机械臂,驱动关节普遍采用减速器与电机结合的方式,该方式存在输出转矩小等问题,为此以叶片式液压摆缸为关节,设计具有较高负重比的六自由度液压机械臂。基于改进D-H法,构建机械臂运动学模型,获得正运动学方程。通过MATLAB对设计的液压机械臂运动轨迹进行仿真,绘制出各个关节转角特性曲线,得出本次设计具有可靠性与可行性的结论。依托蒙特卡洛法,对液压机械臂的末端执行器工作空间进行分析,借助MATLAB绘制云图,为液压机械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盾构拼管机液压系统控制方式对比分析
针对盾构拼管机回转机构液压回路分别采用闭式和开式两种形式进行研究,旨在建立对应液压回路的传递函数,为盾构拼管机液压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比例阀与变量的数学模型,建立拼管机回转机构闭式回路和开式回路的数学模型,通过其数学模型分别建立其传递函数,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二者的动态特性,并在功率损耗、系统结构与冷却技术等方面对盾构拼管机的适用液压系统进行对比分析。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驱动制动系统模糊控制优化
电子液压制动(EHB)是利用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液压执行部件的控制功能,选择轮毂电机作为电液复合制动系统驱动系统,为下层控制器建立电液制动力分配机制。利用Simulink-AMESim仿真平台完成控制策略可行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为制动强度设置增减压阶跃可以快速获得稳定的轮缸压力响应结果,并控制稳态误差在2%以内;p-V变化特征会对控制过程产生较大作用,表明可根据电机制动快速响应过程完成补偿调节。
静液压传动发动机与变量泵功率匹配方法的研究
通过研究发动机和变量泵功率匹配的原理,提出了基于转速感应的控制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AMESim进行了模拟和仿真,验证了原理的可行性。随着外负载的不断变化,微控制器实时调节泵的排量,或者可以保持泵的排量不变,根据外负载的变化调节泵的出口压力,使泵的吸收转矩稳定在目标值。
全液压自动截桩机技术在援外项目中的应用
目前钻孔灌注桩在我国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但超灌部分需在基础施工前进行剔凿,传统方式是采用人工手持工具逐步剔除,需要对工艺进行优化和创新。结合援白俄罗斯国际标准游泳馆项目,对使用液压截桩机处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头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同时针对施工效率、职业健康、经济效益等问题,以及人工使用风镐剔凿的传统技术进行对比,为类似工程及机械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信号分析的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为实现对传动系统故障的精准诊断,发挥传动系统在应用中更高的效能与价值,以机械液压传动系统为例,基于信号分析技术,开展故障诊断方法的设计。引进信号分析技术,设定传动系统在运行中信号反馈的有效幅值,过滤超出预设幅值的系统反馈信号,将其作为故障信号,进行系统在运行中故障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利用Hilbert变换技术,对完成处理后的故障信号进行瞬时能量特征提取;构建系统运行状态模型,根据系统运行中的振动信号向量,实现对系统在运行中故障的诊断。对比试验结果证明:设计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效果良好,该方法可以在排除外界条件干扰下,实现对传动系统故障的精准排查与诊断。
公铁两用型车液压系统改进及运动位移分析
选择AMEsim软件仿真测试公铁两用型车的液压控制系统,对液压系统实施改进设计,达到了良好的运行稳定性。由于原方案在3 s时形成了振荡曲线,判断此系统不太稳定,需对其运行状态进一步改善。通过行走轮设置液压回路的方式来实现高度灵活调节的功能,从而使行走轮在运行过程中完成升降的过程,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路面。导向轮状态曲线波动性显著降低,达到了较好的同步性,使零部件寿命获得显著提升。行走轮升降控制系统对于所有输入信号都可以实现稳定的升降过程。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公铁两用型车的运行效率,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