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重型商用车筒式减振器能量回收潜力研究

作者: 路发帅 武志斐 张瑞亮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04 人气:140
重型商用车筒式减振器能量回收潜力研究
为了验证重型商用车减振器具有较高的能量回收潜力,对商用车筒式减振器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与实车路试。通过建立汽车悬架的车身-车轮双质量模型,分析了悬架的动速度、动位移和能量回收效率,并通过实车路试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刚度比、阻尼比、质量比等整车参数对能量回收效率以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重型商用车具有较高的能量回收潜力,最高瞬时能量值达到1310.6W。这为重型商用车设计液电式馈能悬架提供了参考意义。

非线性接触下直线电机悬架作动器模态分析

作者: 寇发荣 李阳康 陈晨 孙凯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04 人气:171
非线性接触下直线电机悬架作动器模态分析
针对直线电机式悬架作动器模态分析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影响分析结果的非线性因素--法向接触刚度,通过优化接触刚度因子实现对作动器模态的精确分析。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研究了作动器各部件在不同阶数下的固有频率变化值,获得了作动器固有频率与接触刚度因子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到了作动器在最优接触刚度因子下的固有频率与振型图,分析了运行速度与模态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初级铁心对样机结构整体频率影响最大;接触刚度因子等于0.6时,固有频率最优以及形变位移值最小;在第2阶频率下,作动器整体变形量较小,最大变形集中在次级铁心两端量;模态频率随运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后对悬架作动器样机进行了模态试验,仿真值与试验值较好吻合,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自适应LMS算法在汽车悬架振动主动控制中的仿真研究

作者: 马宝山 刘志刚 孙建民 赵振宇 来源:噪声与振动控制 日期: 2024-06-07 人气:31
自适应LMS算法在汽车悬架振动主动控制中的仿真研究
本文对汽车悬架振动主动控制的LMS(Least Mean Square)算法进行仿真研究.基于自适应LMS算法的控制器运算简单、适应性强.以正弦信号激励两自由度悬架振动系统模型,在计算机上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LMS算法能显著地改善汽车悬架的性能.

基于Adams软件的悬架静态仿真分析的二次开发应用

作者: 王立洋 曲景阳 宋峰 王瑞锋 来源:福建水力发电 日期: 2023-12-29 人气:93
基于Adams软件的悬架静态仿真分析的二次开发应用
本文利用MSC.Adams/Car进行悬架静态仿真分析,为避免人为加载造成错误,提高流程的自动化处理,特开发悬架静态仿真分析二次开发模块。

双筒充气液压减振器的研究

作者: 李士松 贾萍稳 朱庆军 潘文军 刘亚峰 来源: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日期: 2023-06-05 人气:185
双筒充气液压减振器的研究
减振器是车辆悬架的主要阻尼元件。减振器的外特性由示功图p=f(s)和速度特性p=f(υ)表示。正常示功图应当完整、圆滑、丰满、无畸变;复原阻尼力大于压缩阻尼力;最大阻尼力要符合设计目标,才能满足车辆行驶安全性和平顺性的要求。双筒液压减振器存在临界速度低和易产生气泡的缺点,导致发生外特性畸变。双筒充气液压减振器由于在贮油腔内有预充气,在工作过程中有一定的背压,从而能有效地消除外特性畸变。对所研制的双筒充气液压减振器的测试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性能,其制造要求有准确的充气和严格的密封工艺。

汽车液压悬架的研究与设计

作者: 封强 范秋珍 来源:考试周刊 日期: 2023-03-10 人气:128
汽车液压悬架的研究与设计
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本文的研究涉及汽车悬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液压悬架装置。

两种轮毂电机悬架系统构型比较研究

作者: 张定军 曹青松 许力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1-07-21 人气:141
两种轮毂电机悬架系统构型比较研究
针对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非簧载质量增加,汽车垂向振动现象加剧的问题,设计多级隔振型和动力吸振型两种含电机悬架装置的悬架系统构型,并建立相应的车辆垂向振动数学模型。以电机悬架刚度与阻尼为优化变量,确定其位移约束与边界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在分析电机悬架刚度与阻尼对悬架系统性能影响的基础上,以车身加速度、车身悬架动挠度、电机悬架动挠度以及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值为评价指标,比较多级隔振型和动力吸振型两种轮毂电机悬架系统构型的汽车行驶平顺性。结果表明:多级隔振型和动力吸振型的电机悬架刚度与阻尼优化结果分别为119880 N/m、200 N·s/m和9995 N/m、1296 N·s/m;动力吸振型相比多级隔振型轮毂电机悬架系统能够更好地改善汽车垂向振动负效应问题,提升汽车乘坐舒适性。

非独立悬架参数变化对悬架系统特性影响分析

作者: 王飞 李晓娜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1-04-21 人气:101
非独立悬架参数变化对悬架系统特性影响分析
A型架-横拉杆式非独立悬架结构简单且工作可靠,被广泛应用于重载式自卸车后悬架,悬架参数对系统特性及整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根据A型架-横拉杆式非独立悬架结构特点,基于R-W图论法搭建悬架运动学分析模型,对其运动学特性进行分析。基于模型和参数扫描法,分析横拉杆长度、角度、安装方向及A型架顶点安装位置、初始安装角度等结构和位置参数对悬架系统特性影响。分析结果可知该形式悬架轮跳行程小于悬架行程,对轮胎的垂向跳动有控制作用;横拉杆长度增加时,同向和反向轮跳中后桥的各向位移均减小;增大横拉杆的角度可使后桥的后倾转向趋势减弱;其纵向位置对不同的参数变化影响不同;为此类悬架设计提供准则。

汽车扭杆弹簧的设计计算方法分析

作者: 郭晶帆 崔俊杰 常成 赵鑫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1-03-03 人气:87
汽车扭杆弹簧的设计计算方法分析
重点介绍了扭杆弹簧的结构和几种设计计算方法,并将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其优缺点,可为扭杆弹簧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汽车可变阻尼系数液压悬架的模糊控制

作者: 刘学军 刘存香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0-01-02 人气:98
汽车可变阻尼系数液压悬架的模糊控制
控制液压悬架的阻尼系数可变是改善乘坐舒适性和减小汽车对路面动载影响的重要方法。由于车辆行驶的路面不平度不可预测,准确地控制悬架阻尼系数非常困难。为此,基于悬架系统原理和模糊控制理论,提出采用模糊控制悬架阻尼系数的控制策略。模糊控制算法采用Mamdain推理法,控制器根据车身位移与悬架位移之差对模糊控制器控制系数α进行调节,进而调节阻尼系数b的大小。仿真结果表明:可变阻尼系统有效地控制了汽车悬架系统的振动,减小了汽车动载对路面的影响,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切实可行。
    共3页/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