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配过程对压缩机绝缘性能的影响
模拟空调装配过程并对压缩机绝缘性能进行实时检测,分析空调装配过程对压缩机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真空和制冷剂充注量对压缩机绝缘性能均有影响,当真空度低于330Pa或制冷剂充注量不足2kg时,压缩机漏电流超出规格值4.5mA。
新型回热器内工质流动数值模拟分析
文中利用fluent软件对新型径轴向混合填充式回热器内工质稳态流动和交变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稳态流动时工质进口和径轴向填料的交界处工质压降较大;径向填料内工质流动分布均匀性优于轴向填料,但流动阻力较大。对交变流动模拟可以发现,在整个交变过程中填料丝两边区域流速大小和方向变化最为明显。
袖套式挠性接管性能及管路减振效果的试验研究
本文对袖套式挠性接管的平衡性能、静刚度参数及阻抗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试验室用船用往复式舱底泵对袖套式挠性接管进行了不同压力状态下的管路减振效果的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袖套式挠性接管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和实船运用前景.
隔振器冲击刚度的试验研究
提出一个用试验方法确定隔振器冲击刚度的方法.以典型的渐软型橡胶隔振器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其冲击刚度值随冲击输入峰值、承载质量、冲击脉宽变化的情况,总结了一些刚度值变化的规律.讨论了用这种方法确定的冲击刚度值在今后冲击计算中的应用.
新型长距离无导轨激光干涉仪
外腔半导体激光的线宽小于100kHz,干涉相干距约为1000m,波长可调节范围超过100nm(1495—1645nm),应用上述二项特性,通过改变波长(频率)测得任意点到仪器的距离(不需要在测量计数时移动反光镜)。其测量距离大于100m,分辨率可以优于3nm,不确定度可以达到2.5×10^-6L,达到工程测量对测长仪器的要求。为提高测量不确定度,还可以使用2个或2个以上特定波长,通过小数重合法,更精确测得与被测点的距离,不确定度可以达到5×10^-7L。其优点是:测量时无需导轨移动测量镜(对比双频激光干涉仪)、可以挡光进行间断测量(对比激光跟踪仪)、测量不确定度和分辨率精度指标高(对比激光测距仪)。可以为尺寸大、形状复杂的几何物件和大型建筑物、基线场等精密测量提供十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车用涡轮增压器轴向气动作用力分析
针对涡轮增压器高转速工况下止推轴承损坏的现象,以某涡轮增压器为研究对象,分析涡轮增压器轴向气动力随不同工况的变化。建立包含轮背间隙、密封环间隙的增压器压气机与涡轮三维模型,在ANSYS/ICEM中进行网格划分,采用ANSYS/CFX求解器对不同工况下增压器压气机、涡轮的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增加,涡轮增压器轴向力合力增大,并且与理论值偏差增大;同一转速下,密封环间隙对于轴向力合力影响较小,而且小密封环间隙气体泄漏量小;同一转速下,随着流量的增加,增压器轴向合力随之减小。
发动机进气歧管流场分析与气动噪声仿真
具有优良结构的进气歧管不仅会提高发动机的进气特性,而且能够降低进气环节总噪声。首先,针对某直列六缸发动机进气歧管几何结构模型进行合理化网格划分,对流场仿真所需边界条件、求解模型、噪声源、物理模型等进行设置。其次,对进气歧管的流场特性进行研究,得出歧管压力损失和质量流量均匀性结果,并通过噪声源计算模拟进气歧管气动噪声,得到噪声源在流动过程中对气动噪声产生的影响。再次,计算出歧管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与该工况下的发动机惯性力频率进行对比,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振动频率分布。最后,改进设计了进气歧管关键结构,对改进设计后的进气歧管模型进行相关流固耦合仿真研究,验证改进后模型的合理性。
某柴油机排气歧管螺栓松动分析与优化设计
介绍了使用螺栓校核经典公式,根据排气歧管系统材料随温度变化的力学性能和物理热学性能,对某款柴油机的排气歧管螺栓松动进行分析核算,并对优化设计方案中拟选的几种不同材料螺栓的有效预紧力和拧紧扭矩进行了技术评估.
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其在液压系统油液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建立了液压油液综合性能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液压系统油液性能评价及换油基准的综合指数法,并进行了事例分析.这种方法全面考虑了表征油液性能的各种主要因素,是液压系统油液性能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滑阀式电液步进缸的精度分析
简单阐述了滑阀式电液步进缸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滑阀式电液步进缸精度的因素,提出了如何提高其精度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