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新标准的医疗设备泄漏电流测试技术研究
在研究IEC新发布的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标准的基础上,设计了符合IEC60601标准的泄漏电流测试系统。本系统由测试电源、模拟人体网络、光隔离放大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系统和计算机组成,测试精度为±(0.02mA+1.6%),不仅符合IEC新标准,而且满足多种安规标准要求,测试精度高,操作性能好,满足快速、专业测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场路耦合的涡流检测的数值模拟
涡流检测数值模拟可用于涡流探头设计和检测参数优化。该文在研究3维涡流场的有限元求解的基础上,考虑涡流检测电路与电磁场的相互耦合关系,建立了涡流检测的3维场路耦合模型。该模型在电路层面上实现了涡流检测的仿真,为检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以高温气冷堆燃料球检测为例,对涡流检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该模型应用于高温气冷堆(HTGR)燃料球的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其数值计算结果与探头实际输出信号基本一致。
π网络分布参数对石英晶体频率测量的影响
采用π网络零相位法测量石英晶体串联谐振频率时,π网络中的分布参数会在π网络中引入相移,从而对石英晶体串联谐振频率的测量精度产生较大影响.采用补偿网络并适当选取补偿器件,比如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串联或并联组合等,可以提高串联谐振频率的测量精度至±2 ×10-6范围内.实验中使用的电阻、电感和电容都是定值器件,如果全部换用可变器件,则可能更加精确地确定补偿器件并获得更好的实验结果.
基于3×3耦合器的非平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传输特性研究
研究了一般条件下基于3×3耦合器的非平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的传输特性。运用波导耦合理论和光纤偏振光传输理论,通过推导,得到干涉仪输出光强、可见度以及相位噪声的表达式,分析了干涉仪三路输出光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可见度、相位噪声与干涉仪输入光偏振态之间的关系。
新型低频超声透皮仪设计
超声促渗是指运用超声波对人体皮肤产生的空化作用、热效应、声微流作用、辐射压等,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进入软组织的过程。低频超声透皮给药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并开始进入临床,如麻醉给药。为了解决目前超声透皮仪智能化低、安全性差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高性能单片机(C8051F340)的智能低频超声经皮给药系统,该系统具有频率、功率和工作方式可调,还有过压和过流保护电路。介绍它的设计原理、硬件结构、软件流程以及具体的实现过程。相关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明该系统智能化高,安全性强,实用价值大。
滚筒式果蔬清洗机的设计研究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果蔬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果蔬产品的需求推动着果蔬生产和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针对目前我国果蔬清洗以人为主、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加工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采用摩擦轮驱动的滚筒清洗机,支撑导轮采用橡胶材料,具有运动稳定、噪声小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清洗机对水果的清洗效果显著,能够满足果蔬加工的市场环境。
弹支航空液压管路的加速度载荷响应分析
承受加速度载荷激励的管路应力分析是飞机液压管路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基于响应谱分析方法,研究航空液压管路在加速度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响应规律。采用“梁”模型建立两端固支液压管路的动力学数学模型,求解其固有频率;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管路固有频率。通过锤击实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以加速度为载荷,对弹支管路进行响应谱分析,发现最大应力出现在管路支承位置,在此基础上,改变管路承受的加速度载荷和支撑刚度,仿真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值与加速度大小成线性关系,与支撑刚度成非线性关系。
航空弯曲液压管路流固耦合振动频响分析
针对航空弯曲管路,建立其流固耦合14-方程模型,并利用拉氏变换将其变换至频域进行求解;对含单个弯管的管路,利用14-方程分析在管路长度变化及不变化时,弯曲参数对管路频域响应的影响规律;同时,对含2个弯管的管路,分析不同跨度时,弯曲参数对管路固有频率的影响;最终,通过模态敲击实验,验证仿真的准确性。经过上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弯曲角度对管路固有特性影响较大,弯曲角度越小,管路固有频域越高,然而,弯曲半径的影响在于是否会造成管长变化,通常情况下,弯曲半径的增加会导致管路长度增加,从而导致其固有频率降低。
一种新型金属减震器压制机构
该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颖的金属减震器压制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对支撑机构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受力零件下横梁进行有限元分析,介绍了该产品目前的使用情况,为金属减震器压制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一种应用于全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力变速器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液力变速器,结合了径向柱塞式变量泵、液压马达和液力变矩器的一些优点,将变量泵和变量马达进行有效地简化、变形和集成。缩短了油路长度,减少了截面变化的节流口数量,有效地减少了液压能量的沿程损失。通过调节液压油的排量大小,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调节转速比变化,并且在极低的转速下也可以正常工作。基于AMESim软件,仿真分析了变速器中单个柱塞结构在各个运动状态下的液力特性,验证了新型变速机构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