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传感器型式评价试验
1 国际建议与国家检定规程
我国目前还在执行的与传感器(称重或测力用)有关的检定规程主要有以下三个规程:1)JJG144-1992《标准测力仪检定规程》;2)JJG391-1985《负荷传感器试行检定规程》;3)JJG669-2003《称重传感器计量检定规程》。从上述的三个规程所阐述的内容来看,JJG391-1985《负荷传感器试行检定规程》是一个针对目标比较笼统的检定规程,即任何型式、结构及原理不同的传感器在实际使用中感受任何形式的负荷后,都能产生一种形式的输出,并且其输出能被测量,我们都可称其为负荷传感器,都可以套用JJG391-1985《负荷传感器试行检定规程》内容进行相应的鉴定。传感器与力值显示仪表配套使用,对力值进行测量,则我们给此种组合定义为标准测力仪,相应的用JJG144-1992《标准测力仪检定规程》对其进行检定。而考虑使用地点重力加速度和空气浮力影响之后,通过把被测量———质量,转换成另一个被测量———输出信号,来测量质量的力传感器,称其为称重传感器,相应的用JJG669-2003《称重传感器计量检定规程》对其进行相应的检定或鉴定。按照数学集合的概念来比喻,JJG391-1985《负荷传感器试行检定规程》应是JJG144-1992《标准测力仪检定规程》与JJG669-2003《称重传感器计量检定规程》的合集。
JJG669-2003《称重传感器计量检定规程》等效采用了OIML R60《称重传感器计量规程》(2000E),以下简称OIML R60。其定型鉴定要求、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的格式与OIML R60相同。OIML R60规定了质量测量中使用的称重传感器的主要静态计量性能和静态评定方法。它将称重传感器的几种误差一并考虑,用允许的误差包络线表征称重传感器的特性,也就是说,不对给定特性(如非线性、滞后等)规定其各自相应的误差限,而考虑作为极限因素的整个允许的误差包络线。使用误差包络线的概念使我们得到所期望的结果的同时,能够平衡对整个测量误差有贡献的每个因素。
2 称重传感器型式评价过程
目前传感器生产厂家,为使自己的产品能够顺利出口,都开始为自己的产品申请OIML R60型式鉴定,以便最终拿到该产品的OIML R60证书。
称重传感器OIML R60型式鉴定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申请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正式鉴定试验阶段,如果试验结果满足称重传感器OIML R60型式鉴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则第三阶段为取得证书阶段。下面将提到的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2·1 申请阶段所包括的主要工作
1)可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网站上下载OIML R60型式鉴定的申请表。
2)按申请表的要求,针对自己所申请的产品逐一填写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 2024-11-20GNU工具开发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方法
- 2024-10-12结合工程力学教学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2023-08-08微控数显调节仪表应用中的干扰分析与抑制
- 2024-04-09减小一独立压力控制型无级变速器压力波动的研究
- 2022-05-12基于多任务嵌入式应用的MP3实时解码系统设计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