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GB/T5170·2(·5)(·8)-2008新版本的变化
GB/T 5170·2, GB/T 5170·5, GB/T 5170·8于2008年做了修订,代替了1996年的版本,其中多个方面做了比较大的改动。
1 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
2008版5170 (以下简称08版5170)相比较1996版的5170 (以下简称96版5170)对于标准器的选用要求可以说更加严格。
08版温度标准器不仅沿用了96版的要求,更增加了多项要求,如采用由铂电阻、热电偶传感器及二次仪表组成的温度测量系统,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不大于被检温度允许偏差的1/3;铂电阻传感器应符合IEC60751的等级A,热电偶传感器应符合GB/T16839·1;传感器在空气中的50%响应时间应在10~40s之间,温度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间应小于40 s;当测量温度变化速率时,温度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间应小于5 s。
湿度测量仪器要求其湿度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k=2)不大于被测湿度允许偏差的1/3。区别于96版5170对于干湿球温度计的精确度±0·1℃。
风速测量仪器要求不变,感应量不大于0·05 m/s。
08版5170新增加了噪声检验,其对于标准器的要求为带A计权网络的声级计,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不大于1db。
08版的盐雾沉降率测量仪器是面积80 cm2的玻璃(塑料)漏斗,区别于96版5170的直径100 mm的玻璃漏斗。
2 检验项目
08版5170·2相比较96版5170·2增加的检验项目为:温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温度指示误差、温度过冲量、温度过冲恢复时间、噪声,并修改了温度平均变化速率的检验方法。
08版5170·5相比较96版5170·5增加的检验项目为:相对湿度波动度、相对湿度均匀度、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温度指示误差、相对湿度指示误差、温度过冲量、相对湿度过冲量、温度过冲恢复时间、相对湿度过冲恢复时间、噪声。
08版5170·8相比较96版5170·8增加的检验项目为:温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温度指示误差、温度过冲量、温度过冲恢复时间、噪声。
下面具体说明其主要变化。
1)温度/相对湿度波动度。96版5170不仅在温度/相对湿度波动度的计算方法上与08版5170有所不同,而且也仅仅把工作空间的中心点作为温度/相对湿度波动度的参考点。而08版5170要求计算出所有测量点的温度/相对湿度波动度,并选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该环境试验设备的温度/相对湿度波动度。这一改动虽然增加了数据处理量,但数据的可靠性较96版5170更高。
2)温度变化速率。08版5170温度变化速率检验步骤如下:把试验设备调节到要求温度上,自设备进入控温状态后稳定30 min。把试验设备调节到另一要求温度上,记录测量点的温度从温度范围的10%上升(下降)到90%所需的时间。
相关文章
- 2022-09-02线型光纤感温探测器应用在屋顶建筑
- 2024-03-20自动光栅单色仪波长标定技术
- 2023-05-17离焦和球差效应对高分辨率电镜性能参数的影响
- 2024-05-30水污染源在线明渠超声波流量计对比确认方法的探讨
- 2023-02-24四通道水浸式超声C扫描检测软件研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