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电厂自动化系统平台设计技术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近年来,电厂自动化系统正在从单元级、机组控制级向系统级、集成级方向发展。随着电厂自动化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广,电厂自动化系统本身与应用多样化的适配性,以及电厂自动化系统向更大集成度发展所需的一体化互连性的不足体现得日趋明显。从电厂DEH/DCS/SlS自动化系统的开放系统环境(OSE)考虑,上述不足可定位于OSE的各项子集:应用的互操作性/互连性,应用的可移植性/可伸缩以及应用的集成性/拓广性中。因此,必须将一个电厂DEH/ DCS/SIS 的全方位开放系统定位于建设目标,从而以更大开放度支持系统的支撑与应用,以及电厂企业网的横向与纵向建设。此举将是今后乃至跨世纪电厂及其他自动化应用系统的根本途径所在,也是当今国内外同类电厂DEH/OCS /SIS系统所应完备的定位目标。此两项又都共同关联于一个电厂企业网的每个部门系统,以及系统间的互连通信。传统基于功能应用设计的电厂自动化系统的有限的开放度约束了系统的持续拓展。问题的本质是这类系统无体现开放性的平台建设,系统总体结构不清晰导致了系统的不可扩性。

  这里需要澄清的一个概念是一个电厂自动化系统并不是基于了哪类世界级的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控制及执行设备就具备了开放性。系统底层的开放性仅是其中一部分,更应注重中层及上层的开放性,特别强调以中层开发驱动上层开发,从而以更大开放的综合自由度满足电厂自动化 (DEH/DCS/SIS/信息系统)不断拓广的应用需求及电力企业网的建设。对于电厂自动化系统,真正的开放性体现在该系统的最上层,即应用层。通过应用层的可视化交互界面(GUI)定义自己的各类应用,包括电厂自动化各系统的互连通信则是最为理想的。然而应用层开放并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要有位于其下的建设支撑,之所以称为建设支撑是要体现建筑结构的层次化概念,这就是本文的平台建设内涵。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电厂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不是绝对的,不能讲一个系统是全面开放的。开放性是由开放度体现的,因此实现一个电厂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是一个长期的实施任务。电厂自动化系统平台为应用系统构架的基础,必须要有一个开放性/健壮性/可拓性的建设目标。

  一、平台建设框架

  平台总体设计分为支撑模式,为使平台持续可扩及具有清晰的可用性和可复用性,将其分为3个包容关系:子平台(Subplatform)、层(Layer)以及组件/构件 (Component)。每层相对独立,无严格的依附关系,且均为积木模块化的组件/构件单元构成。上层任一单元均体现与相对下面层1:n的支撑关系。系统平台必须从过去的单一系统或单一网络的概念提升到跨越网络透明访问异构设备的网络分布计算的高度,且此应作为电厂自动化系统平台建设的重点。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