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C++在嵌入式应用中的安全问题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液压导航网

  在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中,“汇编语言+C语言”早已成为理所当然的经典组合。的确,对于硬件配置来说,汇编语言清晰明了;对于上层设计来说,C语言紧凑高效。这样的搭配能够满足大多数传统嵌入式系统应用的需要。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今天的嵌入式系统也比过去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到汽车、飞机、火箭,小到手机、打印机、闹钟、手表,都可以找到嵌入式系统的踪影。然而,这看似一成不变的情况,也在悄然转变。随着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出现、发展与普及,对嵌入式系统应用有了新的要求,也给了其他高级语言,特别是C++语言以机会。

  由此带来的在语言使用中的安全问题,目前虽然还未凸显,但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终将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新瓶颈。已有的C++语言国际标准虽然庞大细致,但作为一个“语言标准”,只能是尽力做得面面俱到,其目标在于构造一个语句合法性的权威依据,以约束人们对于C++的使用。但它并不是针对应用而写的规范,对于可能遇到的安全性问题也无法进行特别深入的探讨,更加没有安全方面的实践经验支撑。一个针对安全方面的、被国际所认可的使用规范,无疑是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坚实基础与助推剂。

  1 C++在嵌入式应用中的机遇与挑战

  C++作为一门高级语言,人们在提及它时,总难免会谈到C语言。直至今天,很多人对于C++语言的认识依然是“C语言的超集”。这是因为C++的起源与C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Dennis Ritchie和BrianKernighan在BCPL以及其简化版本B语言的基础之上开发了C语言,并合作出版了《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C语言迅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广为流传。1989年,ANSI推出了第一个C语言的标准——X3.159-1989,并被ISO采纳,随之发布。ISO/IEC 9899-1990。早在C语言标准发布之前,贝尔实验室的Bjarne Stroustrup就致力于在C语言里增加类、函数类型检查以及其他的一些优秀特征,于1980年发布“C with Classes”。经过持续的努力,他最终完成了对C语言的改造,由此创生出一门新语言——C++,并出版了《The C++ ProgrammingLanguage》一书。由于它带来了持续的影响,ISO于1998年发布ISO/IEC 14882:1998;几乎同一时间,ANSI也发布了类似标准,这标志着C++作为一门独立语言的标准化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统计数据表明,日常生活中一个美国人平均占用8个微控制器,这些都离不开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然而嵌入式系统软件技术似乎落后于当前的软件发展形势,近年来才逐渐由汇编语言过渡到面向过程的C语言。但对于面向对象语言的应用还很有限。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