μClinux在S3C4510B上的移植
1引言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既可以认为是一个公司的名字,也可以认为是对一微处理器的通称,还可以认为是一种技术的名字。
1991年ARM公司成立于英国剑桥,主要出售芯片设计技术的授权。目前,采用ARM技术知识产权(IP)核的微处理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ARM微处理器,已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网络系统、无线系统等各类产品市场,基于ARM技术的微处理器应用约占据了32位RISC微处理器75%以上的市场份额,ARM技术正在逐步渗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采用RISC架构的ARM微处理器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体积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支持Thumb(16位)/ARM(32位)双指令集,能很好的兼容8位/16位器件;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执行速度更快;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指令长度固定。ARM的产品主要包括ARM7 Thumb家族和ARM9 Thumb家族、ARM 10 Thumb家族以及StrongARM家族。
2基于ARM的S3C4510B处理器和μClinux
本文所使用的S3C4510B是Samsung公司使用ARM7处理器内核开发的一块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一款高性价比的网络处理器,S3C4510B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设备中,其中央处理器为ARM7TDMI核。ARM7TMDI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32位嵌入式RISC处理器,属低端ARM处理器核。TDMI的基本含义为:
T:支持16位压缩指令集Thumb;
D:支持片上Debug;
M:内嵌硬件乘法器(Multiplier);
I:嵌入式ICE,支持片上断点和调试点。
ThumbTM16位压缩指令集能以较小的存储空间需求,获得32位的系统性能。S3C4510B处理器包括8kB可配置的一体化Cache/SRAM,1个I2C串行接口,2个UART,2个32位定时器,18个可编程的通用I/O口,以及1个10 M/100 M以太网控制器。丰富的片内外围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的设计。同时这款微处 理器对操作系统的支持广泛,包括Windows CE、Linux、Palm OS等μClinux是针对控制领域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他从Linux 2.0/2.4内核派 生而来,沿袭了主流Linux的绝大部分特性。适合不具备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 ment Unit,简称MMU)的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例如ARM7TDMI,他通常具有很少内存或Flash的嵌入式系统。在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UN GPL)的保证下,运行μC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可以使用几乎所有的Linux API函数,不会因为没有MMU而受到影响。
3建立μClinux开发环境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一般的应用开发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需要建立特殊的硬件环境,而后者一般基于特定的操作系统或分布式平台。后者的平台已经对硬件或网络媒质做了抽象,从而不需要由系统开发者来完成这些工作。而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这也由开发者完成。
相关文章
- 2022-06-24基于PCIE/104总线的高速数据接口设计
- 2024-05-27车辆动态称重技术现状及典型动态称重方法的探讨
- 2024-10-15分析弹性支承输流管道的失稳临界流速
- 2024-08-21曲面曲率精简算法研究
- 2024-01-02提高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