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8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与应用
一、前言
目前国际上主流并且比较成熟的宽带接入技术包括xDSL技术、光纤接入技术、Cable技术以及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等。基于硬件环境的不同,这些技术各自的性能特点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总的来讲可归结为两类技术,即有线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从过去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频率的限制,无线接入技术发展比有线接入技术相对滞后,近年来各种微波、无线通信领域的先进手段和方法不断引入,包括5.8 GHz扩频宽带无线接入系统、26GHz频段LMDS系统和无线局域网WLAN的进步,才使无线接入领域有比较大的进展。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充分利用过去未被开发、或者应用不是很广泛的频率资源(如2.4G、 3.5G、5.8G、26G等的工作频段),实现尽量高的接入速率;另一方面是通过融合微波和有线通信领域已经成功应用的先进技术,如高阶QAM(如 64QAM、128QAM)调制、ATM、OFDM、CDMA、IP等,来实现更大的频谱利用率、更丰富的业务接入能力和更灵活的带宽分配方法。
5.8 GHz频道的使用,是因为美国的苹果计算机公司在1995年
向FCC提出申请修改电信法令,建议将5GHz上,分出300MHz的频段,以免费方式提供给工业、教学、科研、医疗行业使用。
该建议得到了FCC的高度重视。经过审慎的考虑,广泛的咨询和专家组的研究,FCC在1997年完成立法,允许业者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免领牌照,使用5.8 GHz作为各种通信之用,称之为U-NII频带(Unlicensed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自从FCC规划使用5.8GHz(U-NII)频段以后,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强烈需求,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加拿大、美国、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先后参照FCC的规定,分别规划了各自国家和地区的5.8GHz频段。
二、5.8 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特点
5.8 GHz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是一种固定点到多点/点到点无线接入系统,都适合于双向传输。其主要特点可归结如下:
1、为适应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满足无线电通信业务的需求,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及频谱使用情况,并参照国际上通用的技术标准,信部无 [2002]277号文规定,将5725-5850 MHz频段作为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扩频通信系统、高速无线局域网、宽带无线接入系统、蓝牙技术设备及车辆无线自动识别系统等无线电台站的共用频段。符合技术要求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在5725-5850MHz(带宽为125MHz)频段内与无线电定位业务及工业、科学和医疗等非无线通信设备共用频率,均为主要业务。5.8GHz的设备通常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或调频技术展频,通过扩展信号可使不同网络在同一地区使用而不受干扰,容量在10Mbps左右。
相关文章
- 2022-07-15基于FPGA的2M误码测试仪设计
- 2023-12-06双导联输人心电采集控制系统
- 2022-06-14基于CAN_BUS的控制器调试系统的设计
- 2023-05-23智能车磁导航中的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2023-04-26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研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