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液压控制阀 第二节 压力控制阀概述(7)
外控式顺序阀阀口开启与否,与阀的进口压力的大小没有关系,仅取决于控制压力的大小。
图b所示的先导型顺序阀最大的缺点是外泄漏量过大。因先导阀是按顺序压力调整的,当执行元件达到顺序动作后,压力将同时升高,将先导阀口开得很大,导致大量流量外泄。故在小流量液压系统中不宜采用这种结构。
2、顺序阀(二)
左图所示的DZ型顺序阀,主阀为单向阀式,先导阀为滑阀式。主阀芯在原始位置将进、出油口切断,进油口的压力油通过两条油路,一路径阻尼孔进入主阀上腔并到达先导阀中部环形腔,另一路直接作用在先导滑阀左端。当进口压力低于先导阀弹簧调定压力时,先导滑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图示位置。
当进口压力大于先导弹簧调定压力时,先导滑阀在左端液压力的作用下右移,将先导阀中部环形腔与通顺序阀出口的油路沟通。
于是顺序阀进口压力油经阻尼孔、主阀上腔、先导阀流往出口。由于阻尼存在,主阀上腔压力低于下腔(即进口)压力,主阀芯开启,顺序阀进出油口沟通。由于经主阀芯上阻尼孔的泄漏不流向泄油口L,而是流向出油口 ;又因主阀上腔油压与先导阀所调压力无关,仅仅通过刚度很弱的主阀弹簧与主阀芯下端液压保持主阀芯的受力平衡,故出口压力近似等于进口压力,其压力损失小。与上页图所示的顺序阀相比,DZ型顺序阀的泄漏量和功率损失大为减小。把外控式顺序阀的出油口接通油箱,且将外泄改为内泄,即可构成卸荷阀。
当顺序阀与单向阀并联,构成单向顺序阀。但向顺序阀也有内外控之分。若将出油口接通油箱,且将外泄改为内泄,即可作平衡阀用,是垂直放置的液压缸不因自重而下落。
3、顺序阀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各种顺序阀的职能符号如下表所示。
特点:
溢流阀排出的油不作功,直接流回油箱。顺序阀排出的油通过另一液压回路,输出的油有一定的压力,作功。
溢流阀的泄油通过内部通道及排油口直接流回油箱。顺序阀除压力 很低时内泄,而多数情况外泄。
溢流阀和减压阀的阀芯,要不断浮动以保证进油口压力(指溢流阀)和出油口压力(指减压阀)基本恒定。而顺序阀的阀芯部需要随时浮动,只有开或关两个位置。
希望通过顺序阀的液流在阀中形成的压力损失越小越好。而溢流阀和减压阀阀口上的压降都很大。
应用场合:
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执行元件按一定的顺序工作。
作背压阀用。
单向顺序阀可作为平衡阀用。
液控顺序阀可作卸荷阀用。
4、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的比较
溢流阀 | 减压阀 | 顺序阀 | ||
控制油路的特点 | 通过调整弹簧的压力控制进油路的压力,保证进口压力恒定, =0 | 通过调整弹簧的压力控制出油口的压力,保证出口压力 稳定 | 直控式-通过调定调压弹簧的压力控制进油路压力;夜控式-由单独油路控制压力 | |
出油口情况 | 出油口与油箱相连 | 出油口与减压回路相连 | 出油口与工作回路相连 | |
泄漏形式 | 内泄式 | 外泄式 | 内泄式 | |
进油口状态及压力值 | 常态 | 常闭(原始状态) | 常开(原始状态) | 常闭(原始状态) |
工作状态 | 进出油口相通,进油口压力为调整压力 | 进油口压力低于出油口压力,出油口压力稳定在调定值上 | 进出油口相通,进油口压力允许继续升高 | |
联接方式 | 并联 | 串联 | 实现顺序动作式串联作卸荷阀用时并联 |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最新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