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显微镜及其放大倍率的测定
1 显微镜光路原理
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共轴组成,其中,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较长。如图1所示,实物PQ经物镜L0成倒立实像P′Q′于目镜Le的物方焦点Fe的内侧,再经目镜Le成放大的虚像P″Q″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
2 自选实验仪器(如图 2)
(1)小照明光源 S(GY-20,低亮度 )。
(2)干版架 (SZ-12)。
(3)微尺 M1(1/10mm)。
(4)透镜架 (SZ-08)。
(5)物镜L0(f0=45mm)。
(6)二维架 (SZ-07)。
(7)二维架 (SZ-07)。
(8)目镜 Le(fe=34mm)。
(9)45°玻璃架(SZ-45)。
(10)升降调节座 (SZ-03)。
(11)透镜架 (SZ-08)。
(12)毫米尺M2(l=30mm)。
(13)三维平移底座 (SZ-01)。
(14)二维平移底座 (SZ-02)。
(15)升降调节座 (SZ-03)。
(16)通用底座 (SZ-04)。
(17)白光源 (GY-6A)和通用底座 (SZ-04【)图2中未画出,用于照亮毫米尺】
3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参照图 2布置各器件 ,调等高同轴。
(2)选出焦距为 45mm,34mm的两个凸透镜作为物镜和目镜,装配显微镜。
(3)调节物镜和目镜间的距离为24cm。
(4)打开溴钨灯 ,在光源和物镜之间移动毛玻璃微尺M1,在目镜后观察,使得目镜中能观察到清晰的微尺放大的像。
(5)在Le之后置一与光轴成45°角的平玻璃板,距此玻璃板一定距离处置一毫米尺M2(毫米尺到45°角的距离为人眼的明视距离25cm),用白光源(图2中未画出)照亮毫米尺M2。
(6)移动微尺M1,消除视差,读出未放大的M230格所对应的M1的格数a。
5 误差分析
读数时的误差。由于学生在长时间观测光学实验容易使眼睛产生疲劳,很难保持高度精确性使读数产生了一定的误差,也是主要误差。
光学底座误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光学底座,使得镜筒长度的实验值和理论值有所偏差。
董承雷 周艳微 金宏伟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杭州 3 1 5 1 0 0 )
相关文章
- 2023-12-06轴瓦厚度测量机稳定性的测量分析
- 2023-01-20天然气流量计量的高级孔板阀计量特性与误差分析
- 2024-10-29一种新型电容测量仪
- 2022-10-14虚拟DCS技术除氧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 2022-05-05基于W77E58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和通讯仪的设计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