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7钢大直径厚壁管外表面淬火工艺
4147钢牌号出自ASTM A519。A519标准中规定了4147钢的化学成分,并没有规定其力学性能。一般情况下,客户按照ASME SA—372/SA—372M标准中的J级70类指定其力学性能。
4147钢经调质后具有较高的强度、冲击韧性和耐热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淬透性,被国外广泛应用在机械设备的重要零件上。近日,浙江格洛斯无缝钢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洛斯公司)接到4147钢作为生产大直径厚壁无缝气瓶管的材料,并提出进行管端密封,外表面淬火的热处理工艺要求,大大提高了热处理的难度。本文主要介绍格洛斯公司通过制定适合生产的冶炼方式,热处理工艺制度,使4147钢密封样环调质后的抗拉强度和低温冲击韧性得到较好的匹配,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
1 技术难点
在国内,4147钢牌号用于大直径厚壁无缝钢管的生产尚为少见,可以参考的资料很少,这大大增加了工艺开发的难度。同时,客户提出的抗拉强度和-40℃ 低温冲击功较高,具体见表1。如何在单面淬火的情况下满足表1的力学性能要求成为一大难点。
2 炼钢
为保证钢管的力学性能要求,4147钢管的化学成分见表2,并规定根据ASTM A255标准的计算公式得出的最小临界淬火直径不小于139.5mm; 在Jominy 实验中,试样测得的洛氏硬度值50 HRC处的表层厚度不小于19mm,以保证钢管的淬透性。同时,钢的纯净度以及夹杂物的形态和大小也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因为B类夹杂物、C类夹杂物以及D类球形夹杂物氧化物易造成冲击功异常波动[1];钢中的S会造成热脆,降低韧性; 有害元素As、Sn、Pb、Bi、Sb等难熔金属,在晶界上富集,易导致晶界脆化,冲击功下降。钢中O2越多,越容易在钢中形成氧化物,形成脆性断裂的几率增加; H2含量高,易发生氢脆,降低钢的综合机械性能; N2含量高,时效硬化、硬度增大,金属延展性变差[2],因此也必须给予控制。
3 试制工艺
3.1 坯料检测
坯料采用某厂提供的Φ500mm 连铸坯,经过电炉+炉外精炼+真空脱气方法进行冶炼。连铸圆管坯经连铸、缓冷后,低倍组织缺陷、非金属夹杂物分别按照YB/T 1979评级图和GB/T 10561—2005中A法进行检验评级,其缩孔、中心疏松和偏析均不大于1.0级,非金属夹杂物A类、B类、C类、D类均不大于0.5级。其化学成分见下表3。
根据ASTM A255 TABLE6中的数据表,计算其最小临界淬火直径DI值约为144.4mm,大于最小临界淬火直径DI值139.5mm的要求。具体为DI=0.233×1.154×4.133×3.203×1.54×1.02×1.01×1.007=5.68in(约144.4 mm)。采用Jominy实验测得硬度值50 HRC处的表层厚度为21mm,大于要求的厚度19mm。
相关文章
- 2024-04-02DZS-Ⅱ型低速风洞微风段测量
- 2023-11-21用声发射技术测定轴承缺陷
- 2023-05-18基于谐振原理的硅微薄膜弯曲疲劳装置的设计
- 2024-10-08辐流沉淀池φ100m周边驱动刮泥机钢结构桁架有限元分析
- 2024-10-31高压电能整体检测的意义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