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心理学的家用产品设计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也不同于从前。这种追求已经从单纯的/可以使用0发展成为/方便耐用0进而发展到/用起来开心0。同时,产品设计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因为设计师不仅要在设计中表现自身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应通过产品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心理上的需求。
家用产品是日常生活所使用最多的产品,消费者得益于家用产品带来的种种便利,越来越离不开它们。
1 消费者的需求心理研究与实践
1.1 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需求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有机个体或群体对客观事物的欲求。按照需求的起源,可以分成生物性需求和社会性需求2类。生物性需求又称生理需求,是人生来具有的,它反映了人对延续和发展自己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需求,如饮食、睡眠、休息、呼吸、排泄、防御等;社会性需求是后天习得的,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求,如劳动的需求,交往的需求,友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美的需求等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人不断追求需要的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会继续出现较高层次的需要。
一件产品不论是否必须满足所有的需求,从先人的研究理论可以总结出来,人的需求心理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并且在每一级的发展中,又同时向周围拓展。要使设计产品更好的符合人的意愿,更好的为人服务,体现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先从人的需求心理下手研究。
1.2 需求产生心理活动
需求产生动机,动机指向目标,目标导致行为,行为达到目标。当人的生理需求产生时,将会达到对产品的购买动机,那么是否可以以产品本身的新特性,来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呢?可以从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进行分析。
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过程分为3个层次:注意-记忆,想象-情感,产生欲望-购买[2],见图1。
1.2.1 心理注意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譬如,产品的形式和色彩是注意这一心理活动方式的对应表现手段,它们把注意功能具体化为外部感知世界,而外部世界通过这种手段,被重新组合、安排、体现人的意识过程。意识形态的心理是由两个领域所形成的,即中心领域与周边领域[3]。设计师将设计的意图对准消费者心理的意识中心领域,作真诚的祈求工作,使消费者的大脑皮层受到强烈刺激,产生注意,进而到达购买产品。
1.2.2 心理想象
相关文章
- 2022-10-20变量穴施水穴播机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2024-05-20超分辨成像中荧光分子定位算法性能比较
- 2024-06-04原子力显微镜相位成像模式的设计及研究
- 2024-10-23竖直方向弹性约束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分析
- 2022-04-21UPS电源设备的工作原理与使用维护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