砝码计量标准建标问题探究
1 由建立砝码计量标准引出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计量技术机构按《 计量法》的规定, 使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各级计量标准逐级传递, 到普通工作计量器具, 使量值合理、有效地传递, 确保量值的统一。
目前, 有些地方在执行《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进行量传过程中, 有些疏漏, 不得不引起重视, 该问题值得探究。举一实例: 某地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原有两家, 分别建立了一个二等砝码和三等、四等大砝码标准作为本地区社会公用的计量标准装置。在机构改革合并后, 在向上级部门申请建标考核复查申请时, 有些人提出异议, 认为: 市里现在就一个法定技术检定机构, 只要建一个二等砝码计量标准就行了, 在自己内部进行量传。然而,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
2 依法实行量传和溯源
国家建立的计量基准, 是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 称量值传递系统) 是全国性技术法规, 量值传递一般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的规定逐级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是按照“ 量”来制定的, 这说明, 在同一个机构, 要同时建立有若干等级的同项目的计量标准, 也要按照规定逐级检定而不能以本部门机构认为有了最高一等的计量标准, 就可以替代以下的计量标准而不用建标。
3 以技术要求来规范不同等级砝码的使用
从计量检定系统的要求和量值传递的方法上来看, 量值传递的基本要求是精度损失小, 可靠性高和简单易行。那么, 从一个技术机构的角度来说, 最高计量标准是二等砝码, 质量是公斤组、克组、毫克组,它如要建立三等和四等大砝码标准, 就应该逐级检定, 按等使用。否则, 容易造成精度损失偏大, 可靠性降低, 以致失去测量的可靠性。
现举一实例, 说明 F1级砝码检定的不确定度,F1级砝码检定或校准的方法一般采用直接比较法,实例: 在机械天平上检定 F1级砝码。
( 1) 检定记录及其有关数据汇总, 见表 1- 1、1-2、1- 3, 说明不确定度评估过程。
( 2) 数学模型
式中:
mt—被测的 F1级砝码;
mr—用作参考砝码的 E2级砝码;
ΔIi—被测砝码和参考砝码对应的天平示值差;
fi—天平的标尺因子
( 3) 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根据数学模型, 可知主要有 4 个不确定度来源,即测量重复性、参考砝码、空气浮力、天平。这 4 个不确定度来源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说明如下:
相关文章
- 2024-10-31奥运场馆几何量参数与计量
- 2024-08-13FPGA的超声相控阵系统接收波形合成结构
- 2024-03-11光纤传感在测温仪方面应用
- 2024-07-11用动力减振器消减建筑结构在地震波激励下的随机振动响应
- 2024-07-24基于ATS的声波换能器设计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