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数码技术在风景摄影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
摄影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 起着培养美学品味、提高审美水平的作用。 风景摄影作为摄影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领域,不仅范围广泛,大到山川海洋,小到一花一木,提供了广阔的摄影联系空间;又具有不受地域、气候、季节及摄影设备的限制,成为高校数码摄影教学中的一门较为基础的应用摄影课程。
一、风景摄影的教学范畴与特点
1.风景摄影的范畴
明确风景摄影的内涵,为我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选择主题、表现意境提供理论依据。 风景摄影内容十分丰富,范围也比较广阔,着重分为两大类:自然风景和人文风光。
(1)自然风括名山川、江河湖海、盆地沙漠、森林草地、日月星辰、风雪雨雾等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
(2)人文风光也就是名胜古迹、城 市 风光 和 乡村风景。 主要包括历代古建筑、亭台楼阁、园林景观、城市或农村地貌等等。
2.风景摄影的特点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把握风景摄影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在摄影课开始时的重要任务。 主要从题材,构图,光影几个方面逐步深入启发。
(1)题材的选择
在拍摄风景照片前, 首先要确定拍摄的主题,然后再考虑怎样去表现。 学生在建立初步的风景摄影概念之后,往往在不同主题之间漂移不定,很难确切把握自己所要选定的主题。 那么从观察视角这一出发点, 为学生的选择把握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启发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来拟定个人的观察视角,从自然审美的、社会现实的、个人情感等不同角度,深层发掘主题内容。 在反映山川、名胜古迹、市工矿、夜景、农村面貌等主题之中确立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一个主题。 如云海中的泰山日出,晨雾里的名胜古建筑的苍凉和震撼……通过分析这些画面的背景,使我们可以透过风景传达很多信息。
(2)风景的构图形式培养
构图就是在风景创作中选择角度,一个风景一个世界;一个角度一番风光;一个角度一种意境。因此运用构图的基本方法和规律,通过优秀摄影案例分析,从风景摄影构图的平衡、大小及远近高低的对比、主题在画面中的布局安排、画面的连接性等方面, 使学生在画面构图的节奏感运用上融会贯通,使主题很好的表现。
另外近景、中景、远景的合理运用,也是构图中常常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色彩的对比应用
相关文章
- 2024-08-05炮管直线度测量中母线与轴线直线度关系研究
- 2023-01-10CD系列飞锯控制系统的应用
- 2022-08-24ASCO双电源开关在地铁项目中的应用
- 2023-05-12便携式激光生化探测仪
- 2023-10-19一种改进的原子力显微镜摩擦力标定方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