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新型多通道共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液压导航网

  0 引言

  由于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和样品体积小等特点[1-3],毛细管电泳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分析化学等领域。为了实现高通量的DNA 样本分析,可以将多根毛细管组成阵列,形成毛细管阵列电泳[4]。应用于毛细管阵列的荧光检测技术, 主要分为两大类[5-6]:一类是基于面阵图像传感器的成像式非扫描检测,主要采用制冷CCD 作为光探测器。另一类是基于点探测器的共焦扫描检测,主要采用光电倍增管(PMT)等作为光探测器。基于CCD 的检测系统需要对CCD 进行制冷以获得较好的信噪比, 其造价高且灵敏度低;而基于PMT 的点扫描系统一般将毛细管阵列固定在扫描平台上,通过扫描平台的运动实现扫描,其工作稳定性相对低且工作噪声大[7]。

  设计了新型的基于点探测器的共焦扫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以PMT 为光探测器,通过振镜的扫描实现多通道毛细管阵列的荧光激发与接收,实现高通量的DNA 分析。文中主要分析该新型扫描系统的设计需求,并给出相应的设计与性能测试结果。

  1 系统总体结构及设计要求

  新型多通道共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固体激光器1 发射的激光束(488 nm) 经扩束镜组2 扩束后直径略小于2 mm,反射镜3 将其反射后穿过反射镜4 中心的小孔(小孔直径为2 mm)到达振镜5。振镜与f-theta 物镜组6 构成动光式扫描机构,实现对毛细管阵列7 的扫描。毛细管中经过染料标记的DNA 片段在激光的激发下发射出的荧光信号, 由相同的f-theta 物镜6 收集后成平行光束,经振镜5 反射后,反射镜4 将荧光信号反射,与激发光路分开,经反射镜8 反射进入会聚透镜9,会聚后的荧光信号通过共焦小孔11 到达PMT12,由PMT 检测后输出至后端的嵌入式系统中进行相应处理。PMT前放置多色滤色片轮10,由步进电机驱动,以固定的速率转动,仅使用单个PMT 就实现了多色荧光信号的检测,简化系统结构,缩小仪器体积,同时降低成本。由于采用共焦结构,减小了背景荧光及杂散光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

  1.1 光学扫描结构选择及f-theta 物镜设计

  新型系统采用以电磁扭力为驱动的振镜作为扫描器件,加上特殊设计的大视场f-theta 物镜,实现毛细管阵列的线性扫描。由于振镜扫描轻便,无摩擦力,无运动导轨,避免了直线驱动,扫描惯量小,提高了扫描的效率,相比于通过扫描平台的运动实现的扫描,其机械噪声得到降低,同时检测灵敏度也得到了提高。光学扫描根据扫描机构的位置分为物镜前扫描和物镜后扫描[8]。物镜后扫描的优点是物镜的口径相对较小,扫描物镜只要求校正轴上点像差即可。其缺点是扫描像面为一曲面,不适用于排列成平面的毛细管阵列电泳系统,故本系统采用物镜前扫描方式。f-theta 物镜的轴上点和轴外点应具有相同的成像质量和扫描点大小,为此, f-theta 物镜除严格校正轴上和轴外点的像差外, 还应满足无渐晕和平像场的设计要求。另外,系统的激发光与多色荧光信号通过相同的f-theta 物镜,因此,还需要对物镜进行色差校正。在设计f-theta 物镜时, 首先确定系统的外形参数。根据像高y 与物镜焦距f′和视场角2θ 的关系:y=f′θ (1)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