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辅具安全设计探析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民生问题将成为发展的主题和要点。如何进一步关爱弱势群体,进一步提高弱势群体的生存质量,成为未来5年社会各界思考的问题。康复辅具以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等残障者为服务对象,是保证弱势群体身心健康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它不同于其他产品,需要极高的内在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全方位的安全设计是残障群体的内在要求,也是康复辅具不可或缺的属性。随着人类健康和安全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康复辅具安全设计已不再只是以往技术领域的问题解决,而更多的是基于工业设计、人机工程学、符号学、机械设计等多学科的安全研究和设计探索。康复辅具安全设计以人类健康、安全为目的,是康辅具服务理念的进一步深入,是提高康复辅具服务水平的主要措施,是2015年 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必要性探索。
1 康复辅具安全设计概述
1.1 康复辅具
康复辅具全称康复辅助器具,简称辅具,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999:1992)给出的定义,是指能够有效预防、代偿、监测和缓解残障的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在国际上,康复辅具分为11个主类,135个次类,741个支类,有上万个品种。
康复辅具以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等残障者为服务对象,利用科学技术使他们重新回归生活、社会成为了可能1.2 产品安全设计安全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它建立在生理需求之上,是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基础。产品安全设计是对于人类安全需求的满足,是在设计、生产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最大限度的消除一切不利于人的潜在危险和隐患,将产品的危险和损害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之内。从伤害性质的角度,可以分为:机械性伤害安全设计、电击伤害安全设计、火灾伤害安全设计、能量伤害安全设计、烫伤安全设计、放射性伤害安全设计、化学性伤害安全设计等[1] ;从设计形式的角度,可以分为:主动安全设计和被动安全设计;从安全隐患的角度,可以分为自身安全隐患预防设计、使用安全隐患预防设计、特殊群体安全隐患预防设计等。
1.3 康复辅具安全设计
康复辅具安全设计基于产品语义学、材料学、人机工程学、设计学、符号学等学科,是立足于安全设计理论之上的特殊产品设计。它将传统的工业安全理论与工业设计、人机工程学等相结合,从内而外,从整体到局部的对辅具进行安全保障设计。不仅在物质上使残障者避免了伤害和损失,而且从精神、情感等非物质方面对残障者进行安全的慰藉和引导。
相关文章
- 2022-06-02MIC-2031-2FCAN转以太网虚拟总线网关在工业控制中的解决方案
- 2024-03-15风冷节能装置的应用探讨
- 2022-12-26基于SPCE061A的汽车倒车防撞报警器设计与研究
- 2024-02-08油类的自动计量
- 2023-08-18一种现场γ射线能谱测量仪的研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