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引 言
中国计量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隶属于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是中国计量学院办学历史最长、建设最有成效的专业之一。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是教育部、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1]。特色专业建设点分“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最近, 2007年度第二批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遴选结果揭晓(教育部教高函〔2007〕31号),我校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入选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目标是: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推进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2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实践教学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本专业以及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不断进行探索和优化,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计量特色、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2. 1 指导思想
针对现在的实践教学中对精度和误差概念等问题的理解程度不足,以及现有实验设备和企业正在应用的检测设备之间的不同步,为防止此类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误导,提出以“精确化、信息化、工程化”作为本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贯穿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1)精确化。现代科学仪器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精密和准确,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此,本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强调精确化,就是要求学生不但要能够验证和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牢固建立计量的概念,即任何测量都应当是量值准确可靠的[2-4]。这样,以精度、不确定度等概念为线索,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就可以贯穿起来了。
(2)信息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学生对于计算机在科学仪器中的重要作用仍然不够重视。本专业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科学仪器中的核心作用,尤其是微处理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对于提升仪器功能的强大促进作用,使学生意识到计算机是信息化社会中的必备工具,提高了对本专业的认识。除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等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了“Matlab程序设计”、“CAD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选修课程,并且实习、课程设计、学科基础课、学科方向各课都安排上机实验内容。
相关文章
- 2024-10-31高压电能整体检测的意义
- 2023-11-21用声发射技术测定轴承缺陷
- 2024-10-08辐流沉淀池φ100m周边驱动刮泥机钢结构桁架有限元分析
- 2023-05-18基于谐振原理的硅微薄膜弯曲疲劳装置的设计
- 2024-04-02DZS-Ⅱ型低速风洞微风段测量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