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自适应声学结构声压误差传感策略

作者: 陈克安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4-08-14 人气:5
自适应声学结构声压误差传感策略
在自适应声学结构的实现中,误差传感策略是关键的一环,现有研究表明利用结构表面声压构造目标函数是可行的方法,但实际中只能测量近场声压,由此将带来一系列差异,文中研究这种差异的大小及克服的办法.结果表明在与次级结构表面平行、面积相等的测量面上,如果测量面距振动结构的距离远小于声波波长,则测量面上离散点的声压平方和作为有源控制的目标函数即可取得良好的降噪效果.

基于近场波束形成法的声发射源定位研究

作者: 何田 肖登红 刘献栋 单颖春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4-08-09 人气:3
基于近场波束形成法的声发射源定位研究
引入近场波束形成法处理声发射信号,研究在小区域布置少量传感器来实现声发射源定位的新方法。首先,利用板波理论进行声发射信号传播特性研究,对比了板中声发射信号与空气中声波传播的差异性,分析了波束形成法应用于声发射源定位的问题。并在板上进行断铅实验,验证了近场波束形成法进行声发射源定位的有效性。最后,在旋转机械碰摩模拟实验台上进行了碰摩实验,利用波束形成法进行碰摩声发射源定位,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定位旋转机械初始碰摩位置。所得结果可为声发射源定位提供一种新途径。

基于有限元-边界元的声学构形灵敏度分析

作者: 陈剑 程昊 高煜 张永斌 毕传兴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4-08-07 人气:5
基于有限元-边界元的声学构形灵敏度分析
通过灵敏度分析可以对由结构修改而引起的局部或全部结构状态特性的变化做出估计,为设计指明方向。对结构一声学优化设计中的构形灵敏度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边界元数值计算方法获得辐射声压关于组合结构各构件旋转角度的半解析声学构形灵敏度公式,扩大了声学灵敏度的范畴。该声学灵敏度公式可以用来预测结构组合方式的改变而导致的空间声学量的改变。对该灵敏度公式进行数值计算,与传统有限差分法对比,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扫描声强法声功率测量的扫描路径误差分析

作者: 甘长胜 陈心昭 陈剑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4-07-30 人气:4
扫描声强法声功率测量的扫描路径误差分析
以单极子、偶极子及四极子声源为例,建立了矩形测量面上三种扫描路径(方波、锯齿波、直线加半圆)的误差函数数学模型;在扫描速度恒定的条件下,得出各路径及声源对扫描线的误差分布函数图形。结果显示:锯齿波误差最小;声强标准推荐的直线加半圆路径误差略大于方波;无指向性声源各扫描路径均误差较小(单极子源),对于指向性声源,扫描路径的形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较大。

声源识别的柱面声全息方法与数值实现研究

作者: 于飞 陈剑 周广林 陈心昭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4-07-29 人气:1
声源识别的柱面声全息方法与数值实现研究
主要介绍了基于空间声场变换(STFT)的柱面声全息技术,及其在识别和定位柱状或类柱状声源方面的应用.柱状或类柱状声源如压缩机、电动机等都是工程中比较常见的噪声源,对该类声源的识别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给出了柱面全息重建的实现算法,并分析了重建误差同声压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类型声场的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给出的柱面声全息实现算法是有效的,可以正确地重建声场和识别噪声源.

扫描声强法声源声功率测量通用数学模型

作者: 毕传兴 陈剑 周广林 陈心昭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4-07-29 人气:4
扫描声强法声源声功率测量通用数学模型
建立了声源声功率测量的通用数学模型.以半球测量面和平行六面体测量面为例,应用通用模型建立了两种情况下的声功率误差分析模型.验证了通过扫描路径近似所测得的声功率能够很好地反映声源的实际声功率.当人工执行扫描测量,实际扫描路径存在一定的偏移时,只要扫描偏移值在一定的容差范围内,所测得的声源声功率仍然能够取得较好的结果.

复杂结构的声辐射解耦及其声辐射效率分析

作者: 赵志高 黄其柏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4-07-29 人气:4
复杂结构的声辐射解耦及其声辐射效率分析
提出一种用边界元方法与声辐射理论求解复杂结构的声辐射模态与声辐射效率的理论方法.先将结构的声辐射功率表示为一个正定的厄米特二次型,运用广义特征值分解求解了复杂结构的声辐射模态,然后利用声辐射模态关于阻抗矩阵与均方速度耦合矩阵的正交性,求解了复杂结构的声辐射效率,最后用具有解析解的脉动球与辐射立方体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环型极板电流变液可控阻尼器理论建模研究

作者: 张华良 饶柱石 傅志方 耿厚才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4-07-11 人气:9
环型极板电流变液可控阻尼器理论建模研究
分析和研究了电流变液(ERF)在环型极板间流动的力学特性,建立了ERF的阻尼力与控制电场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在理论上将压降ΔP分成流体粘性阻尼引起的和由控制电场引起的两部分;首次提出了屈服应力影响系数k及其表达式,并提出了环型极板阻尼器压降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为ERF可控阻尼器的力学计算及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它也适用于磁流变液(MRF)可控阻尼器的理论计算及结构设计,对ERF/MRF作动器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车内噪声控制中的结构-声场耦合模态分析方法

作者: 李传兵 李克强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4-07-11 人气:7
车内噪声控制中的结构-声场耦合模态分析方法
车内噪声中的结构噪声是由车身结构振动与车内空腔声场的耦合产生的,传统的振动模态分析方法在针对车内噪声控制时由于没有考虑这种耦合特性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在介绍结构-声场耦合模态分析方法的原理基础上,研究了该方法在车内噪声测试分析与控制中的应用与工程实现,并开发出了相应的测试分析系统.该系统在某车车内噪声控制中取得了明显的降噪效果.

便携式微速差双转子系统智能化整机动平衡仪的开发与研究

作者: 张志新 金涛 陈爱萍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3-11-09 人气:4
便携式微速差双转子系统智能化整机动平衡仪的开发与研究
微速差双转子系统整机动平衡的在介绍不解拍分离内、外转子不平衡信号方法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幅值和相位的测量精度,从系统的硬件设计、拍振信号的提取、拍峰与拍谷的捕捉、相位的求法等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便携式微速差双转子系统智能化整机平衡仪的软、硬件设计.用开发成功的仪器对WL-350型卧螺离心机进行平衡试验,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证明仪器设计的方案是正确、可行的.
  • 共18页/17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