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解释极端随机树模型的DCT液压响应预测
为解决传统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控制策略在硬件误差以及复杂工况下液压响应预测精度不完全可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HAP图可解释极端随机树预测模型,使用机器学习方法结合某汽车公司DCT实验室采集的真实离合器数据对DCT液压响应进行预测。模型利用SHAP算法对于重要特征选择的可解释性,筛选并保留对液压响应影响较大的特征,将时间切片和升降压判定作为特征加入训练数据,训练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训练结果的均方误差MSE为0.6703,可决系数R2为1.0000,并且在测试集上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12.99 kPa,远低于设计误差25 kPa,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特征选择较准确,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物理模型无法计算不同工况下液压响应的问题,为下阶段基于数据和物理双驱动的DCT控制策略优化提供较准确的预测结果。
四级阻尼可调式液压互联悬架系统性能研究
提出一种新型四级阻尼可调式液压互联悬架(FDAHIS)系统。FDAHIS系统在被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的阻尼阀上并联了两个常通孔面积不同的电磁开关阀,通过反馈控制策略控制电磁阀开闭状态,调节系统液压流量,从而实现阻尼四级可调。为了研究该系统性能,建立FDAHIS系统模型和七自由度整车模型。通过系统单元台架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整车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的液压互联悬架(HIS)系统相比,FDAHIS系统在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抗俯仰性能方面表现更佳。
液压制动系统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的优化匹配
针对乘用车液压制动系统开发过程中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匹配直接求解比较困难的问题,以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输入力、踏板行程和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输出压力等特性作为约束条件,应用目标求解的方法解决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匹配选型与优化。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这一方法对解决真空助力器与制动主缸匹配有效。
液压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缓速性能综合评价
分析影响缓速性能的4个主要系统参数,提出基于缓速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缓速性能指标、制动能量回收率指标和系统成本指标,并分别进行科学量化。采用平方加权和理想点法构造综合评价函数,应用AMESim仿真软件对评价函数进行优化求解,获得最佳的参数组合,以达到系统成本低、缓速性能好、节油率高的综合效果。
液压互联悬架模糊切换控制设计以及试验验证
设计一种基于汽车运动-模态的液压互联悬架模糊切换控制策略,利用主要汽车运动模态能量作为实时控制目标实现能量的均衡分配。首先建立汽车悬架动力学模型,然后设计运动-模态识别方法以及切换控制策略,针对汽车车身垂向、车身俯仰以及车身模态设计3个不同的模糊控制器,建立整车仿真平台以及在四通道悬架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分别验证该主动悬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此新型的主动互联悬架可以有效降低俯仰运动以及侧倾运动,从而起到防侧翻的效果,悬架操纵性能得到提高。
E-ECHPS系统的电磁离合器设计及能量转换分析
为了降低重型车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HPS)能耗并改善高速工况转向路感,提出一种用电磁离合器控制转向泵的节能型转向系统——电控液压转向系统(Electromagnetic Clutch-Electronical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E-ECHPS)。重点分析了由主、副电机及转差功率回收装置组成的电磁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电磁离合器进行了功率流分析,发现E-ECHPS相对于HPS具有明显的节能性。运用Ansoft软件建立了某重型车辆E-ECHPS的电磁离合器主、副电机仿真模型,并设计了主电机的外电路和副电机的驱动电路,对典型车速转向和直行工况下的电磁离合器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向工况下,电磁离合器的输出转矩随车速增大而减小,符合助力特性要求;在直行工况下,主电机回收的转差功率大于副电机的输入功率。电磁离合器从助力特性和能量角度均满足E-ECHPS...
基于AMESim的汽车ABS/ESP集成液压控制单元的建模与仿真
为了研究ABS/ESP集成液压控制单元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利用AMESim软件对液压控制单元进行了建模,分析了液压控制阀(增压阀、减压阀)最大流通面积、回油泵排量、蓄能器活塞直径3个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初步优化。此方法缩短了液压控制单元的开发时间,为ABS/ESP集成液压控制单元的设计和匹配提供了依据。
基于AMESim的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缓速性能仿真分析
分析了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关键工作参数对于客车缓速性能的影响,通过建立客车缓速的动力学模型和进行相应的仿真发现,在实际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应该尽量提高液压泵的排量和系统最高工作压力,同时减小蓄能器公称压力和预冲压力,这样将更加有利于并联液压混合动力客车缓速性能的改善。这些分析将为并联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参数匹配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
电、液控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分析研究
电子控制系统一直是电控自动变速器区别于全液压式自动变速器的关键部件 ,但电控自动变速器与液控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构造及原理上对二者在液压控制系统上的不同做了详细的分析阐述
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
介绍了动力转向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析了现有动力转向技术及未来将会出现的动力转向技术的优缺点,对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